09体本6417
吴小刚(2009071028) 龚平勇(2009071066)
肖莉武(2009071035) 曾云华(2009071065) 李勇(2009071053)
徐州(2009071010) 李煌(2009071077)
1、区别对待原则: 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以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的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竞技体育:是同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4竞技能力:即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的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欲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5、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6、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7、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练习方法
8、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9、循环训练法: 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10、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五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1、变换训练法: 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势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12、程序训练法: 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3、意念训练法: 是指运动员有意识的、积极的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方法,其过程是:想象-大脑皮层留下“痕迹”-练习中激活“痕迹”-“回忆”-进一步深刻记忆-对照标准“纠正”错误
14、运动训练方法: 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5、力量素质: 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阻力包括内部阻力和外部阻力。
16、技术风格 :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17、竞技体育: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18、项群: 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
19、项群训练理论:是指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
20、运动成绩: 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21、运动能力:就是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的运动能力就是竞技能力。 22、训练水平: 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能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 23、竞技水平: 是指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第 6 页
09体本6417
吴小刚(2009071028) 龚平勇(2009071066)
肖莉武(2009071035) 曾云华(2009071065) 李勇(2009071053)
徐州(2009071010) 李煌(2009071077)
24、运动训练手段: 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25、运动员体能: 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6、身体形态: 是指人体外部和内部的形态特征。 27、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28、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29、灵敏素质: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
30、柔韧素质: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31、全程多年训练计划: 对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达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的高峰,到停止参加竞技训练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与规划。
32、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特定的时间区域,都构成一个区间,对两年以上的一个特定时间的训练过程的设计。
33、高原现象:优秀运动员在多年的训练过程中,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达到较高水平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若有下降的现象。 34、补偿效应:
35、运动竞赛: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总称。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四、简答题
1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负重抗阻练习、对抗性练习、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电刺激 2.简述贯彻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101 (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2)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3)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3.战术训练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7 (1)把握项目制胜原则规律 (2)培养战术意识 (3)培养战术运用能力
(4)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 (5)重视战术组合 (6)加强战术创新研究
4.在赛前中短期集训中,应如何对不同类型的集训队员进行区别对待的训练?391
(1)对在集训前一直坚持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在集训期间的训练计划应力求保持与原年度训练计划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对临时由自己指导的集训队员,在听取原教练员的设想和意见下坚持原定训练计划,如原计划有明显不足则应果断修改或更新。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第 7 页
09体本6417
吴小刚(2009071028) 龚平勇(2009071066)
肖莉武(2009071035) 曾云华(2009071065) 李勇(2009071053)
徐州(2009071010) 李煌(2009071077)
(2)在青少年集训队中碰到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但其自身具有从事某一竞赛项目较好的先天条件的集训队员,在为他们制定训练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其特点,以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为主,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得到必要恢复后才可以安排带有强化性质的训练负荷。
(3)对一些长期间断训练的老运动员,应以适应性及诱导性的训练为主,注意负荷安排的循序渐进,使其机体首先是运动器官尽快地适应一定强度的刺激。 5.依训练理论研究,该理论所涵盖的领域可分哪几个层次? 答:一般训练学;专项训练学。
6.建立训练目标在训练中有何重要作用?73
(1)有效的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2)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7.为何专项竞技需要具有特异性?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竞技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竞技能力特点。 8为什么机体会产生劣变现象?
答:运动员在训练中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训练效应。但并非只要施加了负荷,就一定会产生良好的训练效应。训练负荷的安排对训练效应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机体对适宜的负荷承受适应,但如若负荷过小,不能引起机体必要的应激反应。而在过度负荷作用下则会出现劣变反应。
9 请描述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的差异及其各基本类型训练学应用特点?155
重复训练法是多次重复同一联系,重复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的休息时间。持续训练法是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的连续进行练习。间歇训练法是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 (1)重复训练法的类型和特点 负荷时间 负荷强度 间歇时间 间歇方式 供能形式 负荷性质 短时间重复训练法 大于30秒 最大 相对充分 走步、按摩 中时间重复训练法 30秒——2分钟 次大 相对充分 走、坐、按摩 长时间重复训练法 2——5分钟 较大 相对充分 走、坐、卧、按摩 磷酸盐代谢供能为主 糖酵解为主混合供能 有氧无氧混合供能 速度素质、爆发力 速度耐力、力量耐力 速度耐力、力量耐力 (2)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负荷时间 负荷强度 高强度性间歇训练 大于40秒 大 强化性间歇训练 A型 B型 40—90秒 90—180秒 大 较大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发展性间歇训练 大于5分钟 中 第 8 页
09体本6417
吴小刚(2009071028) 龚平勇(2009071066)
肖莉武(2009071035) 曾云华(2009071065) 李勇(2009071053)
徐州(2009071010) 李煌(2009071077)
心率指标 间歇时间 间歇方式 每次心率 供能形式 190次 很不充分 走、慢跑 120—140次 180次 170次 不充分 走、慢跑 120—140次 160次 不充分 走、慢跑 120次 糖酵解为主的混合供有氧为主的混合供糖酵解为主的混合供能 能 能 短时间持续训练 5—10分钟 170次左右 没有 基本稳定 最大 有氧、无氧代谢混合供能 中时间持续训练 长时间持续训练 10—30分钟 160次左右 没有 基本稳定 最大 有氧功能为主 大于30分钟 150次左右 没有 基本稳定 次大 有氧供能 (3)持续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基本类型 负荷时间 心率强度 间歇时间 动作结构 有氧强度 供能形式 10请在跳高、标枪、跨栏、健美操中任意选取一项目,按程序训练法的要求设计一个训练方案?147
程序训练由训练内容、时间序列和联系形式三个要素组成。编制训练程序要求将庞大、繁杂的训练内容按照系统分解成小训练内容单元,并由其编制出具有相关性、逻辑性特点的训练内容体系。例如:田径运动中的跳高项目的技术训练是该项目整体训练内容中的一项内容。从动作结构来看,跳高技术训练内容可分为若干基本环节,即准备、助跑、踏地、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的训练内容。 11请谈谈竞技体育的内涵与构成,以及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对社会发展所来的利弊? 内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构成: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 12.反应速度训练应注意哪些问题?208
(1)反应速度由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所决定,基本属于纯生理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影响。(2)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集中。(3)反应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信号应答反应的动作熟练程度上。 13.战术创新技法有几种?293
逆向法、递进法、组合法、复合法、移植法 14动作要素包括哪些?235
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动作力量 15.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86
1、合理的安排一般体能训练的专项体能训练
2、体能训练应该与战术、技术、心理和智能训练相结合 3、体能训练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4、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
5、体能训练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及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意志。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第 9 页
09体本6417
吴小刚(2009071028) 龚平勇(2009071066)
肖莉武(2009071035) 曾云华(2009071065) 李勇(2009071053)
徐州(2009071010) 李煌(2009071077)
16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是什么? 1、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2、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 3、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17如何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在很多项目中,有特长技术和全面技术之分。在训练中,这两种技术应当有机的结合起来。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得分概率较高的技术。在训练中,这些技术应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使其成为运动员在竞赛中获得高分或克敌制胜的主要手段。特长技术是决定技术风格是否鲜明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狠抓特长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当力求全面的掌握转向运动中的各项技术。现代运动时间的发展,不但要求运动员有精绝的特长技术,而且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全面技术。因此训练中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五、论述题
1.试述用重复跑手段发展移动速度素质训练的负荷量度。
1.答:1、提高移动速度由两个途径:一是力量训练,使运动员力量增长,进而提高速度,另一个是反复进行专项练习。1、赛跑运动员进行快速力量训练时,不同练习内容对练习的组数及每组重复次数有不同的要求。如;卧推、下蹲等。2、超等长力量练习,如立定跳远、三级跳远等3、在训练实践中,运动员力量得到提高,并不意味着移动速度马上可以提高,也有时当训练负荷减少以后,才有提高,叫延迟性转化。
2.在周训练过程中要不同训练内容交替安排,为什么可以这样安排? 由于各种训练内容对机体不同生理系统和心理过程提出的要求不同,因此,在接受了某一内容的负荷之后,机体不同生理系统及心理过程的反应是不同的,其需要的恢复时间也不相同。 首先,运动员与三种功能系统相对应的三种运动能力,在负荷后恢复的过程是非同步的。与负荷的主要性质相应的运动能力恢复得最慢,其他的能力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的到充分的恢复。其次,不同的训练内容,对人体各生理系统的要求不同,对运动员施予的心理负荷不同,不同目的的训练对运动员机能状况的要求也不同。再次,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机群或机群相同但以不同的工作方式提供运动的主要动力。如跑、跳等主要由下肢伸肌群完成。 综上:在周训练计划中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既能够使运动员所需要的各种竞技能力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又可避免负荷过于集中而导致过度训练的产生。
3请论述田径类项目与隔网对抗性项目竞技能力的差异以及训练学的侧重点?
按项群理论分,田径类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田径类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特别高,技能和心理能力次之,战术能力和运动智能要求相对较低;隔网对抗性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要求都特别高,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要求次之。田径类项目训练的侧重点是速度、耐力、力量,而隔网对抗性项目在注重速度、耐力、力量等基本的体能训练外,还需重点训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能力、运动智能等竞技能力。
4.试述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
周期安排原则的依据的人体竞技能力变化和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后者是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而前者是变异因素。因为重要比赛的日程安排通常与某个项目最适宜的比赛条件的出现是一致的,而且通常在上一年度已经确定,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中是可以由人来控制的,教练员应努力做到有把握的调节者一变异因素,使之与特定的比赛日程安排相吻合。
5试述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特点。
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长,负荷时间至少应在5分钟以上,负荷强度控制在平均心率为160次、分左右,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确定依据,一次持续练习的动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