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五章 教学设计重点试题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和遵循的原则分别为: (1)系统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

①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制定和评价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②重视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为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决策和教学决策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

③努力使设计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指南。

④重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⑤强调教学的出发点既要考虑教学任务,也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分析现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⑥把教学任务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明确无误的、可操作的项目来表示。

⑦重视对教学效果做客观的科学测量,评定效果时还要参照教学过程的初始状况等等。

④教学效果不理想或出了问题,还应该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和组成成分去详察细究。

3.简述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内容。

答:(1)智育目标

智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即具有解决问题的本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必须以丰富的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认知策略)和技能(主要是心智技能)的掌握为前提。智育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陈述性知识,包括符号、概念和命题三个层次,高等教育领域中主要是概念和命题的教学。知识的掌握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②认知策略,即学习策略,也包括元认知策略。

③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或认知技能。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既是概念和命题有效学习的条件,也是概念和命题转化为学生能力的重要保证。这样的教学目标类型确定了,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就有了科学依据。

(2)德育目标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即成为一个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健康的人。要培养个体健康的人格,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观)、良好的社会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德育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自我意识的培养,包括全面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我和积极控制自我。

②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即培养对待社会和他人的积极态度,具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意志行为。

③人际关系的调适,即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环境。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49c1178p6.aspx4.简述教师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教学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并填补教学空间的过程。教学空间是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的起始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差距,即改变学生的原有状态,使其向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终末状态变化。而当教学目标的终末状态确定后,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的确定便成了问题的关键。

起点行为或倾向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他原有知识技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的准备,也就是学生的原有基础。学生的原有基础是新的学习的内部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的学习的成败。教师在确定终点教学目标后,必须认真分析并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小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也可以通过诊断性的单元测验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

(2)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

任务分析的另一项任务是鉴定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必须掌握的先决条件。先决条件包括必要条件和支持性条件两类。必要条件指决定下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使能目标。介于起点状态和终点目标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使能目标,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也越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从终点目标出发。一步一步揭示使能目标,并把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分层次一一排列出来。这样,起点状态、使能目标和终点目标及其类型和它们的先后顺序被分析清楚了,教学的步骤和方法的确定就有了科学依据。

(3)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使能目标是构成高一级能力或倾向的组成成分,缺乏它学习活动无法进行,故称为必要条件。

支持性条件有助于加速或减缓新的学习的进行。任务分析的目的就是揭示达到教学目标的先行的内部条件。当这些内部条件被鉴别出来以后,就有可能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习类型来确定教学的外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实际的教学活动。

5.简述教学模式的涵义与种类。

答:(1)教学模式的涵义

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

是一种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什么、如何教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任务能否完成。优秀教师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即能按某一种或某几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环境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的千差万别,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哪一种模式是普遍适用的,教学过程中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模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教学模式的种类

①行为矫正模式。该模式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重视学习者的外显行为,而不关心其内部心理结构及其变化。这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倾向于把学习任务分成一系列具体而有序的行为,学习情境的控制权一般都掌握在教师手中。

②信息加工模式。该模式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比较重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加工涉及信息组织、概念形成、问题解决等不同的方面,因此对这些加工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

③个人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及个人潜能的发挥,注意个人的情感生活,强调帮助个体与环境建立创造性的联系,以发展自我。

④社会作用模式。这一模式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重视人际关系的改善,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提高社会活动能力。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49c1178p7.aspx四、论述题

1.试论述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

答: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传统课堂讲授法模式和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1)传统课堂讲授法

①课堂讲授法的含义。课堂讲授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讲授法中,最经常

的知识来源是教科书和其他参考资料、视听材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教师的职能是详细规定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并力图使这些材料在速度和内容上适合于每一个学生;还要负责诊断学习者的困难,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补救。

②课堂讲授法的优点。讲授法的主要优点是:教师能够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在传授的内容还没有可资运用的书面材料的情况下,这一优点尤其突出。教师可以亲自向学生呈现学科的基本内容,直接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可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

③课堂讲授法的缺点。讲授法的缺陷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下降。教师很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相当高的水平。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教师常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简短的提问或对话。对讲授法最多的指责是说它导致了学生机械、被动的学习,是“填鸭式”教学。但学习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决定于是否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以及教师是否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2)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①呈现先行组织者。首先要阐明课程目标,以吸引学生注意并指向学习任务;接着呈

现组织者。它以学生熟悉的语言呈现,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认知的框架,或者为新旧知识的联系架设桥梁。组织者可以是陈述性的,也可以是比较性的,前者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固定点。后者侧重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

②呈现学习课题或学习材料。新材料可以通过讲授法,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呈现。在此阶段,一是要维持学生的注意,二是材料要有清晰的组织,也就是说下位的材料应与先行组织者的结构相一致,由一般到特殊地逐步呈现,以实现渐近分化的目的。

③认知结构的加强。加强认知结构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把新学习的具体材料与教师最初提出的组织者中的上位结构达到融会贯通。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措施:提示学生如何把具体的细节整合为一幅完整的画面;提问学生,看他们是否理解了新知识,是否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了联系;让学生自己提问,让他们对学科内容进行评价,并使之超越学习材料的范围而有所扩展。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总是存在差异的,为了适应学生的这种个别差异,出现了许多个别化教学的方法与技术,影响比较大的还有程序教学、掌握学习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o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49c1178p8.aspx2.请系统论述教学模式中的刺激控制教学模式。

答: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结构。刺激控制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强化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中任何一个能够提高特定反应发生概率的事物都是强化。在某种特定的刺激环境中,个体做出一个期望的反应,就伴随一次强化。刺激与强化间的对应叫做列联,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称为列联安排。刺激控制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计划。在刺激控制过程中,强化可以采用社会强化、物质强化或活动强化。社会强化包括口头表扬、通报鼓励及友善的微笑等不同的形式;物质强化包括各种可以消费的物品;活动强化指个体感兴趣的活动。强化也可以有不同的程序,可以采用持续强化,也可以采用间歇强化。在新行为建立之初,宜使用持续强化;当新行为模式比较巩固后,宜使用间歇强化。

(2)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①定义目标行为。定义目标行为的目的是确立期望建立的行为反应,即确立通过教学要改变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哪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获得哪些知识技能或策略。这一阶段应准确阐述要改变的行为和要强化的反应,并制定一套测量行为变化的程序。

②评价初始行为。评价初始行为是对目标行为在当前出现的频率进行详细记录,了解行为在什么时间二什么条件下对谁发生,目的是确立一个行为发生的基线,以便确定列联计划的速度,并为计划实施的有效性提供比较的依据。

③制定列联计划。此步骤包括构造环境或情境,选择强化物及其强化程序,制定行为塑造计划。强化物必须针对学生设定,没有一种强化物是对每个学生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制定的列联计划必须能够说明个体在逐渐接近良好行为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要有一个周密布置的逐步强化程序。

④实施列联计划。此步骤包括布置组织教学的环境,制定列联说明,根据制定的强化程序和塑造计划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强化。在实施列联计划时,应使学生了解教师期望的反应和强化物,与学生一起讨论不良行为的后果及其改进的方法,共同商定强化的形式,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⑤评价列联计划。评价列联计划是对目标行为再次测量,并将学生置于原来的环境条件下,观察原有的不良反应是否出现。这是对列联计划成功与否的证明。

(3)对刺激控制教学模式的评价

刺激控制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改变学生的不良态度和行为及发展或保持新的社会行为技能。在这一模式中,教学活动主要由教师控制,反馈也由教师根据列联计划实施。这一模式一般不需硬件设施,但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49c1178p9.aspx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五章 教学设计重点试题解

和遵循的原则分别为:(1)系统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①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制定和评价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②重视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为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决策和教学决策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③努力使设计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指南。④重视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⑤强调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82fq9mwbj75cln2zb7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