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书写纸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
1.齐读诗题。 2.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
重点指导“生”“斜”。 4.齐读全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
1 / 8
学生自读想象。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课件出示图画。
(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 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 (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
(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 根据学情,相机指导:
(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
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②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 重点体会“斜”“生出”。
③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④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
(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①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
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 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
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 C.师生齐读。
②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③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
2 / 8
④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⑤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 ⑥配乐齐读 3.配乐背诵 (1)描述画面。
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
指名读
(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3)配乐齐诵 五、为画题诗,指导默写。
1.把画送给大家,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 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 3.展示作品,点评。
4.作业:好多同学也写得不错,拿回家给画涂上颜色,还可以把它放进你的成长记录袋里。
【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
山行 杜牧 寒山石径(斜) 枫林(红) 白云(生处)人家
3 / 8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课《古诗三首》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