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热考题型攻关十五含解析 207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表格评价型实验题

在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中, 考查实验的题目新颖灵活, 变化多端, 其中表格评价型实验题出现频率较高。该类题目常常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 并以拼盘形式出现,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命题, 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

1.(2018·全国卷Ⅱ)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 加入少A 配制0.400 0 mol·L的NaOH溶液 -1量蒸馏水溶解, 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 观察颜色变化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 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C 制取并纯化氢气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 H2O2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 解析:NaOH溶于水放热, 应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A项错误;Fe具有氧化性, 能被维生素C还原, 溶液发生颜色变化, B项正确;H2最后通过KMnO4溶液, H2中含有水蒸气, C项错误;NaHSO3与双氧水反应, 无明显现象, 无法判断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项错误。

答案:B

2.(2017·全国卷Ⅱ)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 向2 mL 0.1 mol·L 的A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 振荡, 加1滴KSCN溶液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B 燃, 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13+现象 黄色逐渐消失, 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结论 还原性:Fe>Fe 2+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C 的试管, 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D 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解析: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 Fe完全转化为Fe, 滴入KSCN溶液, 溶液不变色, 可证明还原性:Fe>Fe, A项正确;燃着的金属钠能在装有CO2的集气瓶中反应生成Na2CO3和C, 说明CO2具有氧化性, B项正确;NH4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只能说明NH3为碱性气体, 不能确定NH4HCO3的酸碱性, C项错误;根据题中描述可知黄色沉淀为AgI, 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说明没有AgCl析出, 可证明

2+

3+2+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显碱性 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 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I)<Ksp(AgCl) Ksp(AgI)

答案:C

(1)明确题干信息。

①明确关键要求, 如“正确的是”等; ②把握关键字词, 如“分离”“提纯”等。 (2)逐项分析选项。

①“分离”“提纯”要明确原理, 切记不能引入新杂质; ②“操作问题”要避免遗漏, 养成有序思维的习惯;

③“制备问题”要从教材类比迁移, 明确是考查原理, 还是考查操作或仪器。 (3)对比验证。

在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快速对比验证, 确保答案正确。

1.(2019·广州模拟)下列实验中, 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在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现象 产生浅黄色沉淀 结论 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强 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应 淀粉没有水解 NaHCO3溶液呈碱性 将苯滴入溴水中, 振荡, 静置 溴水层褪色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 向1.0 mol·L的NaHCO3溶液-1溶液变蓝色 溶液呈黄色

中滴加2滴甲基橙 解析: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 则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强, A正确;苯与溴水不反应, 苯与液溴在催化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B错误;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 如变蓝, 只能说明淀粉没有水解完全, 但不能说明是否水解, 如检验水解, 可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错误;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 溶液变黄色, 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 D错误。

答案:A

2.根据下表中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A BaSO4粉末, 过滤, 向洗净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I溶B 液, 然后滴加CCl4, 振荡并静止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C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 D 将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紫红色褪去 2-实验现象 结论 产生气泡 Ksp(BaCO3)< Ksp(BaSO4) 有机层出现紫红色 氧化性:Fe>I2 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Cl>C>Si SO2具有漂白性 解析:A项, 在饱和Na2CO3溶液中c(CO3)较大, 加入少量BaSO4粉末, 溶液中会有部分BaSO4转化为BaCO3, 因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但是

Ksp(BaCO3)>Ksp(BaSO4), 错误。B项, 有机层出现紫红色说明有I2生成, 即发生反应:2Fe3++2I

===2Fe+I2,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正确。C项, 证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需要比

2+

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所以用盐酸是错误的, 错误。D项, 碳与浓硫酸产生的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表现出还原性, 错误。

答案:B

3.(2019·济南模拟)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实验 相同条件下, 用1 mol·L-1现象 CH3COOH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 结论 CH3COOH是弱电解质 的CH3COOH和1 mol·L-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热考题型攻关十五含解析 207

表格评价型实验题在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中,考查实验的题目新颖灵活,变化多端,其中表格评价型实验题出现频率较高。该类题目常常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并以拼盘形式出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命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1.(2018·全国卷Ⅱ)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7z160e9sm0fvqu4yw276b8ve00zl600v3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