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系内师承
临床病例(跟师□ 独立□)
患者姓名: 胥兆麟 性别:女 年龄:76 就诊日期: 2017-3-1 主诉:心慌,心前区疼痛1月
现病史:心慌,心前区疼痛,右下肢怕凉,受凉后右下肢抽搐,无水肿,双下肢发沉,行走困难,饮食可,大便调,睡眠一般,舌质暗苔前半部少,舌根部腻,脉弦细。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2016-5-16:总胆固醇6.83mmol/L;低密度脂蛋白3.8 mmol/L。 中医诊断:心悸 证候诊断:阳虚寒凝 西医诊断:心律不齐
治 法:补肾益气活血 祛风湿通经络 处 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羌活15g 独活15g 防风10g 生白芍12g 鸡血藤15g 木瓜10g 伸筋草20g 威灵仙15g 豨莶草15g 桂枝10g 桑寄生20g 炒杜仲20g 川断15g 怀牛膝15g 丹参15g 降香10g
白蒺藜10g 川芎10g 炙黄芪20g 炙甘草10g 14剂 复诊:
复诊日期(第1次):2017-3-15
右下肢怕凉,双下肢沉减轻,仍有心慌,心前区疼痛,饮食可,大便调,睡眠欠佳,舌暗苔少,舌根部苔腻,脉弦细。 原方减:羌活、独活、降香—-患者下肢沉、发凉症状已减轻,故减;另加太子参15g、煅龙齿30g、煅龙骨30g、柏子仁15g—-患者仍有心悸,加太子参补气,煅龙骨、煅龙齿重镇宁心,柏子仁养心安神。再服14剂。
结果及转归
心悸,是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多因体虚劳倦,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导致心神失宁而发病。心悸病机有虚实之分,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所以可根据病情运用镇心安神之法。本例病人年老体虚肢体不利,故老师首诊先以温肾阳祛湿通络为主兼以活血强心,二诊着重益气镇心安神,兼顾通经络利关节而终获良效。
心悸的预后转归主要取决于本虚标实的程度,邪实轻重、脏
损多少及脉象变化情况。如患者气血阴阳虚损程度较轻,未见瘀血、痰饮之标证,病损脏腑单一,呈偶发、短暂、阵发,脉象变化不显著者,治疗及时得当,病证多能痊愈。反之,脉数、迟、频繁结代或乍疏乍数者,反复发作或长时间持续发作者,预后较差。甚至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变证、坏病,若不及时抢救治疗,预后很差,甚至有引发卒死可能。
签 名:陈立杰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