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知识问答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例如,对事业单位的名称进行公告,保护其名称的专用权;将事业单位变更情况进行公告,可以使社会及时了解事业单位的住所、法定代表人等情况的变化,方便社会各界同事业单位的合作;对事业单位法人注销情况进行公告,可使社会各界、特别是同该事业单位发生工作关系并有业务来往的单位,根据事业单位已被注销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防止不法人员利用已被注销的事业单位法人名义从事非法活动,侵害他人利益,破坏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三)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知名度,满足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需要并促进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事业单位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重要领域,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其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信息。通过公告,及时发布这方面的准确的、权威性的信息,既可满足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需要,也可提高事业单位的信誉和知名度,促进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5、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体制是什么?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体制,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职责设定等制度的总和。换言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体制就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权责结构及其运行方式。

(一)登记管理机关。《条例》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实施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登记管理机关的

- 12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监督检查。”第二款规定:“事业单位实行分级登记管理。分级登记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规定。”根据这一规定,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是县级以上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所属的登记管理机关。

(二)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责。?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责即登记管理机关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由《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以确定。

(三)登记管理机关之间的职责划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由不同层级和不同行政区域的一系列机关所组成。明确各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责任务,划清权限,对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提高行政效率,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条例》关于“事业单位实行分级登记管理,分级登记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制定”的规定,登记管理机关之间的职责划分,由中央编办制定的有关办法加以规定。 6、什么是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当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依法成立;二是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三是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不能混淆。简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

- 12 -

7、什么是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是一个确定的法律概念,它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医院的院长、学校的校长等)。我国法律实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认为法人的正职行政负责人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对外以法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时,其与法人之间并非代理关系,而是代表关系,且其代表职权来自法律的明确授权,其后果由法人承担(《 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 8、什么是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是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而产生,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就不能产生法人代表,法人代表可以有多个。法人代表对外行使权利要受到授权的限制,只能在授权的职责范围内代表法人对外进行活动。 9、法人、法人代表、法定代表人的区别? 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不是自然人。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第一,两者的概念不同: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据法人的内部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而法定代表人是一个确定的法律概念,它的概念前面已经提到了。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一般由其正职负责人担任,没有正职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职负责人担任。

- 12 -

第二,两者产生的方式不同:法人代表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而产生,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就不能产生法人代表,而法定代表人则依法由上级任命或由事业单位法人权力机构依法定程序选举产生。

第三,两者组成的人数不同: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法人,其法人代表可以有多个,而法人只有一个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独立行使法人职权。

第四,两者的权限不同:法人代表对外行使权力都要受到法定代表人授权的限制,他只能在法定代表人授权的职责范围内代表法人对外进行活动,他的行为不是法人本身的行动,而是对法人发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直接代表法人对外行使职权。

第五,两者变更的法律程序不同:法人代表的变更没有一定的程序,不需要登记;而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应登记的事项之一,这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如有变更,应及时办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手续。

10、什么是事业单位法人?

《条例》第二条规定:“事业单位是指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第三条规定:“事业单位经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审批机关)批准成立后,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登记或者备案。事业单位应当具备法人条件。” 因此,事业单位法人应当是:

- 12 -

经审批机关批准,并经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的事业单位,方可称为事业单位法人。同时,事业单位法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依批准成立;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1、什么是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按法定程序产生,代表事业单位对外开展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责任人。 12、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应当怎样产生?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产生的规定:由举办单位任命或聘任为事业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才能正式取得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资格,代表事业单位对外行使职权。也就是说,必须通过两个程序步骤才能产生:第一,任命或聘任;第二,登记。

13、什么是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权利和义务?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权利义务由国家法律、法规和法人组织章程规定,在职权范围内,代表事业单位法人全权负责本单位的事务,承担民事责任。一般权利包括:独任权、签定合同决定权、财务控制权、人事管理权、业务执行权、法人诉讼权。同时,法定代表人负有相应的义务,一般义务包括:履行法律责任义务,履行合同义务,管理义务,接受监督义务,保密义务。

14、事业单位法人与其他类型法人的主要区别(简述)? 作为《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我国四种法人之一的事业单位法人,与其他三种法人组织相比,除了设立的目的不同之外,还有以下区

- 12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知识问答

例如,对事业单位的名称进行公告,保护其名称的专用权;将事业单位变更情况进行公告,可以使社会及时了解事业单位的住所、法定代表人等情况的变化,方便社会各界同事业单位的合作;对事业单位法人注销情况进行公告,可使社会各界、特别是同该事业单位发生工作关系并有业务来往的单位,根据事业单位已被注销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防止不法人员利用已被注销的事业单位法人名义从事非法活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7wwn527uy8wrp7230mk0mq5e7eb5x0181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