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两部音乐作品《草原小姐妹》(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欣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和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对音乐的感悟、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音乐语言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放牧》第一主题、《第四乐章》第一主题的曲调,体验不同的情感,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理解音乐是如何通过要素来表达情感的。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音乐与人生》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那故事不仅颂扬了俞伯牙高超的演技,也颂扬了钟子期非凡的审美能力。也许你们不知道列宁他也非常热爱音乐,他曾说过,没有比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会对音乐爱之如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痴?音乐究竟又能给人的生活带来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好像很难回答。那就让我们走进音乐的殿堂,从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学习音乐要素。
师:我们都知道画家用色彩用线条来表达作品,作家用文字来讲故事。那音乐家们运用的音乐语言又是哪些呢?
生: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师: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等。
师: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节奏呢?生: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
师:那谁来回答力度和速度又指什么呢?生:力度是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速度是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两个音乐片段来感受一下音乐的形式要素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 三、作品鉴赏 (一)《草原放牧》 1、作品介绍
教师:《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第一部分。作品是根据蒙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表现了她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乐曲的主题具有浓郁的内蒙民间音乐色彩。全曲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草原放牧”是一呈示性段落,它由两个主题组成。 2、局部欣赏 “第一主题”
(1)师:我们先来听第一主题,请大家带着以下几个问题:
1、主奏乐器是什么?2、乐器的节奏和速度是怎样的?3、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学生:琵琶。节奏轻快,速度是小快板。刻画了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音乐形象。
(2)师:那这第一主题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哒”来模仿一下。 (模唱)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像马蹄声、像人马儿在草原上奔跑的声音
(3)师:那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呢?生:欢快活泼的。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师:那如果把速度放慢呢?我们来唱一唱。(模唱)还能体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吗? 那可见速度的快慢在音乐情绪的表达中有什么作用呢? 生:速度快的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慢的比较抒情。 “第二主题”
(1)听并思考:与第一主题相比音乐的速度、旋律、节奏上有什么不同呢?音乐的形象特征是怎样的?
(2)学生:速度缓慢、节奏宽广。
师:旋律有何不同呢?第一主题旋律是急进的,第二主题旋律起伏大。
(3)师:第二主题中琵琶大篇幅的运用了轮指和摇指,模仿了哪样蒙古族的特色乐器呢?对,就是马头琴。还模仿了蒙古长调的演唱特点,突现了鲜明的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 4、整体欣赏
师:我们完整的欣赏一遍。请同学们听到第一主题举右手,听到第二主题举左手。并思考这首乐曲整体的节奏、旋律、力度和速度是怎样。 (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简介作品、作者
(1)师:接下来我要为同学介绍一位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他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创作了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胡桃夹子》、《睡美人》等。你们猜到他是谁了吗?是的,他就是柴科夫斯基。
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透过他的艺术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钟爱的一部作品。柴可夫斯基的晚年生活,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时期,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社会黑暗、动荡不安,这使他感到苦闷、彷徨、悲观。这部交响曲,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贯彻始终,特别是第四乐章。 2、局部欣赏 “第一主题”
(1)首先我们来欣赏第一主题,听完后告诉我,你们的感觉是如何的呢? 生:悲伤的、悲壮的‘
(2)师:那造成这悲伤情绪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来唱一唱。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