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文学概论概念常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抒情与叙事的主要区别 P257 1、表现主观-再现客观 2、话语形式-话语意义 3、心灵的自由度

3、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P270 (1)比喻与象征

明喻:喻体与喻本的相类关系,一般用若、如、似、像等喻词来联系喻体与喻本,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隐喻:喻体与喻体的相合关系,不用喻词,如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借喻:既无喻本,又无喻词,只有喻体,如王安石的“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象征:用具体事物间接表达思想感情,抒情话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倒装与歧义

倒装:诗句在语法上的倒置,常表现在惯用词序的颠倒。迁就格律,增加抒情效果。如杜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歧义:指一个诗句包含多重意义的情况,如杜甫“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同一联诗句有不同的意义,呈现出繁华与萧条的双重形象。 (3)夸张与对比

夸张: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现对蜀道惊心动魄的感受。对比:在感觉特征或寓意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如杜甫“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批评。 (4)借代与用典 借代:有关系的事物间的相互替换,用一物代一物或是一部分代整体,用“红楼、玉阶”等代女性,“峨眉、红裙”等代女性,白居易“宛转峨眉马前死”。用典:在诗词中借用故事造句表义,李白“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用古代神话故事抒发孤寂之情。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1、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区别:(举例)

(1)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而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2)日常个性人皆有之,创作个性并非人所尽有。

(3)一般而言,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世俗生活往往为俗世功利所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习性,精神的想象活动往往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3、流派风格含义:一些在思想感情有、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事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流派风格的多样化是文学繁荣的标志。

6

4、如何正确理解“风格即人”、“心声心画”的观点。

布封说“风格即人”,指的是作家的创作个性。马克思将布封的“风格即人”的观点引入唯物辩证法的轨道,既肯定了文学风格的客观属性,又强调了风格的“精神个体性”的核心特征。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在用客观事物本身的语言表达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同时,通过对象表现自己精神个性的形式和方式。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风格的根本与特征。p284-1-9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发生

1、期待视野的含义:是指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此来阅读文本的心理图式,即为期待视野。 2、期待视野的基本层次:

文体期待: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形象期待:读者由文学作品的某种特定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意蕴期待:读者对作品较为深层次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

3、期待视野的类型:个人性期待视野、集体性期待视野 不同点:一般读者、专业读者

共同特征: a.都受限于文学本身的审美属性及接受者的个人经验与文化心理。 b.都为文学传统所提供的范畴、范式和审美价值所限定的产物。

c.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于文学接受的主体中,是文学接受中读者主体 地位的体现。

4、接受动机: 1、审美动机,即人们所说的怡情悦性的娱乐动机;

(结合作品) 2、求知动机,即力图通过文学作品获得有关知识的动机; 3、受教动机,即力图通过作品中的情节故事、人物形象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化的动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批评动机,即为了从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动机; 5、借鉴动机,即为了学习他人,提高自己创作水平的动机。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高潮

1、共鸣: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

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三个层次:思想观念的相通、情感经验的相似、意志愿望的相近。 共鸣产生的原因:(1)思想观念相通;(2)情感经验相似; (3)意志愿望相近;(4)特定的历史处境

2、净化: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

果。它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一种能动的意识形态评价行为,即站在一定立场、根据一定的文学理论思想以及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并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7

1、审美批评特征:

(1)审美批评是一种情感性评价

(2)审美批评又是一种体验与超越矛盾的批评,具有“超功利”性质。 (3)审美批评常常是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2、审美批评的基本模式特征: 情感性评价。

批评的“超功利”性倾向。

文学形式的感官印象直接引入批评实践。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8

文学概论概念常识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抒情与叙事的主要区别P2571、表现主观-再现客观2、话语形式-话语意义3、心灵的自由度3、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P270(1)比喻与象征明喻:喻体与喻本的相类关系,一般用若、如、似、像等喻词来联系喻体与喻本,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7v0w4qmdi3sk4u09qt56trx01723y00ey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