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学科(版本) 学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能解释导体导电的原因和绝缘体不容易导体的原因。 2、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运 算。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2. 通过探究,感知导体和绝缘体相互转化的条件; 3.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体会半导体受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课堂检测等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学习者分析 知识与技能基础 本节课作为第十一章第6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电荷、电流、电压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做好了知识储备。具备设计并连接电路,会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和观察小灯泡的明暗来检测并判断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北师大版 1学时 教师姓名 章节 年级 第十一章 第6节 九年级
生活经验基础 本节课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但是 还需要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探究,并深入到实质去解释导体导电的原因和绝缘体不容易导体的原因。半导体的电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体会不深,我打算通过探究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让学生体会光照、温度对半导体材料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分析及解决举措 1、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引导并进行合作探究 2、同一物体的导电性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实验和举例 3、电阻的相关知识 自主学习并以游戏的方式检测 教学难点分析及解决举措 1、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引导并进行合作探究 2、解释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和绝缘体不容易导体的原因 微课学习 五、教学设计 起止时间 ”教学环节 (’- ’”) 环节目标 创设情景 引入问题 教学内容 观察下面几段导体,说出它的内部是什么材料?外部是什么材料?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吗? 1、你准备探究哪些物体的导电性能,带到教室一起来探究吧? 2、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2 -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并问题 学生说出带了哪些不同的物体 交流讨论 学生分组实媒体作用 及分析 单元格放大 无限克隆 屏幕遮罩 图片展示 动画淡出 情景引入 01’55” 00’13”- 培养科学探一、探究不同物质02’00”- 究的意识 16’30” 的导电性 能 培养能力 体验科学的 探究
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理论联系实 际 16’30” 以游戏的形17 ’42” 式进行知识 检测 培养学习兴 趣 知识过渡引 入半导体 17’45’’- 知识拓展 18’39’’ 18’40’’- 知识拓展 22’53’’ 知识拓展 23’00’’- 23’39’’ 培养发现和 归纳规律的23’40’’- 能力 26’26’’ 验 3、实验探究 4、实验现象及结论通过实验提炼结论 分析 5、 叫学生回答并导体;举例: 举例 叫绝 缘体;举例: 丛林探险游戏:带着 你学到的知识,我们学生体验游戏 去丛林探险吧! 走出丛林,我们继续 思考,有没有导电性学生思考 能介于导体和绝缘 体之间的物质呢? 科学窗: 叫半导体 思考举例 例如: 演示实验:半导体的 观察思考并影响因素 回答问题 半导体的应用 介绍了解 观察书上的图 11-58,你发现了什观察思考 么规律呢? 二、同一物体的导电性能是一成不变的吗? 26’29’’- 28’59’’ 29’01’’- 29’40’’ 考察学生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加深印象 分别从导体、半导学生举例 体、绝缘体举例说明 教师演示人体潮湿观察思考 和干燥时的导电性 能 提炼结论 微课演示玻璃加热 - 3 -
组合、拖拽、屏幕遮罩、活动模板图片选择、 课程活动创建器,超级分类 批注、锁定允许垂直移动 锁定允许水平移动 翻版 表格、无限克隆 橡皮擦、 组合、绘图、锁定允许垂直移动 超级链接、 随机图片生产器 淡出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1.6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教案(2)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