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初一年级: 1、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
初一学生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身高体重急剧增加,身体迅速成长,是 抽象思维已占主要地位。人体生长的第二个高峰。大脑和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 情感变化也较快,活动中易分心,注意力不够集中和稳定。性机能发育开始。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
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体的形态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的产生变化,能自觉地根据教学的要求知觉有关的事物,有意记忆日益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是,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还比较幼稚,“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愿意别人拿他当大人对待,但很多事情又表现得很幼稚。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
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开始注意塑造自我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的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一个较好的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着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正处于萌芽的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有些学生顺利时容易自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也较强,做事情具有从众心理,容易盲目模仿。
(3)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统一
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并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的能力,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和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遇到具体的困难时,就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
跨入初中,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尤其是新学科的增加,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是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新鲜感,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入到新的生活当中,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使他们产生了紧张感,新的作息时间,新的校规校纪,还有小学时的朋友因“事过境迁”而逐渐疏远,中学的老师又不像小学的老师一样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尤其是随着新学科的增加,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甚至考试也比小学多,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这一切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紧张和烦闷,有的无所适从,很难尽快适应环境,出现成绩下降等现象。
初二年级:
1、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初二年级的学生正值14——15岁,是少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男生体格处
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女生体重、胸围处于突增期和逐步向女性体型发育。神经系统功能逐渐加强。性器官和副性征急速发育,副性征逐渐明显。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而初二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1)过渡性
初二学生正处于少年向成熟青年期过渡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过渡特点,心理发展很不稳定,容易表露出沮丧、失意、不满焦虑等紧张情绪。而生理上也是发生剧变的时期,一年之内身体发育趋于成人化,身体的迅速发育与心理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致使他们心理发展很不稳定,特别需要教师、家长及其他成年人的指导。 (2)动荡性
初二学生与初一、小学生和初三学生相比,心理波动性很大,感情易消退,他既无小学生那样的依赖性,又无高年级学生的那种理智性或保守性,其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的思想比较敏感,社会上的种种变化常常会引起迅速反映,他们自尊心强,争强好胜,敢作敢为;他们忽而对这个感兴趣,忽而对那个着迷;今天满怀信心,明天却消极沮丧;常常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他们自己认为“长大”希望成为社会的一员,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但他们实际不具有独立的地位;他们思想单纯,很少保守思想,重感情但又缺乏理智和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能力;他们的意志在发展,但克服困难意志还不强,容易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冒险混为一谈。由于初二学生心理不稳定性,易变化,既造成初中阶段学生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率增高,又产生诸多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教育界通常把初二这一阶段称之为“危险期”。 (3)闭锁性
初二学生的内心世界随着生理变化逐渐复杂化,开始不大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尤其是女生较为突出,显示出闭锁性的心理特征。其情感发生改变,有心里话不愿对老师、父母讲,常把自己的秘密写在日记里或倾吐给自己的知心朋友。在学校发生的事或受了挫折,就会求助于平时交往的“朋友”或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告诉老师和家长,其结果事与愿违,甚至酿成恶果或悲剧。有时,细心观察会发现,学生爱把自己放东西的抽屉加上锁,不许别人翻动,更不许别人、特别是父母或老师翻看日记或一些便条书信,否则他们不是拒绝,便是表示不满,甚至大发雷霆,或离家出走。因此他们随着自尊的增强,更加渴望别人的理解,又怕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找不到人倾述。 (4)社会性
初二阶段是人生观从萌芽到开始形成但极为不稳定的重要时期,在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也是由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过程。而社会、学校的政治环境影响,家庭与集体舆论的导向,对初二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量的作用。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学生理想的确立,职业的选择,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受其心理发展的社会制约,一方面既要张杨其个性,一方面又要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约束,二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学生会出现,自我封闭、攻击、退化、妥协, 文案
大全. 实用文档
求助无援等心理现象,如果引导不当,学生不良行为就会滋长,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初三年级:
1、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
长高速度开始减慢,体重,胸围仍快速增长,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等系统迅速增强,心脏开始加快发育,骨骼和肌肉纤维开始向增粗方向发展,大脑功能迅速提高,性器官和副性征快速发展,性激素剧增。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初三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中期,生理、心理逐步成熟,各种心理品质开始向逐步稳定和初步成熟方向发展,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进一步增强,抽象思维逐步发展,意识面和信息量增加,但思想不稳定,考虑问题还较片面,容易绝对化,情感易冲动,出现了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现象,情绪的表现往往表里不一,
(2)认识水平和能力逐步提高。初三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理智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喜欢思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求知欲强,喜欢自主学习,他们喜欢同老师平等的讨论问题,在追求独到见解的同时,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3)自信心增强,稳定性差。初三学生的理智感增强,男生一般较自信,不会过多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女生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情绪随考试成绩变化而波动。
(4)学习自觉性强,但差异性大。大部分学生面临初中毕业,有种紧迫感,并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将来的职业。部分学生希望升入高中,为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而努力,所以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兴趣浓;而部分学生则失去再次竞争的机会,对学习反映淡漠、得过且过。
●初一年级
初一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
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各科都有较高要求。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虑。 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果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从以下某个方面入手: 1.告知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2.告知必须全力以赴,勤奋、扎实,随意、散漫,靠小聪明是绝对不行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加强方法辅导,特别是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如语文坚持练笔、数学解题尝试举一反三、英语的听力、阅读训练等,订阅相关书报杂志获取方法指导是好一个好办法。
4,不要太看重考试分数,不同试卷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偶尔没有考好,也不能打击自信心。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分析错例原因,既而发现学习或考试中的缺陷。 二、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家境较好而且父母又比较娇惯,或自认为长得好看,或家长跟老师的关系比较密切,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烈的优越感。凡事都以我为中心。但班级是一个集体,唯我独尊必然要遭受挫折,主要是来自同学的不买账和老师的批评。如果不能正确对待,
初中各年级学生心里特点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