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含答案】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
1. 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D
2. 会骑自行车的人,有利于学习两轮摩托车,这主要受下列( )机制的影响。
3. “教然后知困”“弟子不必不如师”说明了我国师生关系的( )特点。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师道尊严 【参考答案】C
4. 13、14~16、17 岁属于人生的( )。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参考答案】B
5. “试误说”是由( )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参考答案】C
6. 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发散思维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参考答案】D
7.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 )更多地运用了横向组织理论。 A、学科课程 B、分科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参考答案】D
8. 人们常说:“教育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
素质是( )。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C、创造能力 D、观察能力 【参考答案】C
10.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 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A
11. 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称为( )。 A、常模参照标准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参考答案】A
12.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