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探秘
摘要:企业,尤其是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管理往往是纷繁复杂的,标准化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有效抓手,也是企业的基础性工作,没有严谨科学的标准、标准化,却想充分合理地用好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许多成功的企业,成功的秘诀之一便是将企业标准视为企业的“宪法”、企业的生命,力争使企业的所有活动都纳入到标准化的轨道,事事标准化,处处规范化。
本文通过探索什么是标准,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有什么作用,探讨企业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思路,以期指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有备无患地从容应对竞争风险和挑战,甚至是脱颖而出。 关键词:标准;标准化;企业标准化 引言
标准是“何方神圣”呢?通俗地讲,标准是以某种方法、模型、样品、形式、手段等定下的规范,用来根据需要在某种时段、环境内限定、规定、表达某个事物的样子,确保结果与需要一一映射,结果是可控的我们想要的;或者说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概念等的统一规定,它在科技、实践、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相关方达成一致,审批机构批准后,再用一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规则、方法和依据的东西。
什么是标准化呢?简单而言,标准化是为了在某种范围内获得最好、想要的效果、产品、秩序等,而对条件、过程、结果制定统一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东西的活动。标准化主要突出:标准是对重复性的事、物所做的;目的是获得最好、想要的效果、产品、秩序等。
为什么要在企业中搞标准化呢?因为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多、快、好、省的目标,取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率;因为标准化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企业标准、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石;因为企业标准化经营管理,可以让企业从上到下有一个统一的条件、过程、结果等;因为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因为可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形象。一定程度上,标准就是水准,是行业产业、产品质量必须达到的高度,是竞争的最大筹码,正如当下企业界流行的四流的企业做产品,三流的企业卖技术,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定标准,可以说是“得标准者得天下”。 一、标准化对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用途
标准化在企业科研、创新中充分应用,可以大大减少科研、创新中的重复研究与工作;在企业产品设计等中充分应用,可使设计周期、成本大大压缩;在企业生产中充分应用,可促使生产科学有序的进行;在企业管理上应用,可促使管理上的统一、协调、高效等。标准化对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用途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建立现代制度的灯塔和基石
标准是无数科技、实践、经验总结的成果,管理标准更是优秀人才专家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参考这些标准建立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企业生产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石和助推器
标准化是企业科学决策,协调指导企业管理的重要抓手。现代化企业生产、
管理是建立在严格分工、广泛协作、先进技术基石上面的,各个环节都少不了标准化。
(三)是实现现代化专业化生产的基石和助推器
生产专业化是各部门内部生产过程更详细地分成许多的独立部门和工序,分别专门制造个别部件或零件,通过部门行业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工艺专业化、辅助服务生产专业化能充分发挥机器设备生产能力,提高工时利用率,便于改进生产工具、工艺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大大精简企业内产品品种,提高产品批量,降低成本,节约原材料,提高产品质量;简化企业计划、生产、技术、劳动组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便于组织大规模流水作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一切的基石是各部门和各企业的标准化、兼容、能对接得上。 (四)企业内部沟通、协调的基石和助推器
无规矩不成方圆,现代企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极高,技术要求繁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密,企业各部门、环节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唯有通过统一的标准来约束它们,才能使企业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生产者在生产中有章可循,各个过程科学合理、规律有序地运行。 (五)企业提高效率、提升效益的基石和助推器
企业通过标准化对品种类型、规格型号等合理的精简、合并,使品种类型、规格型号等不再过于多样、复杂,从而提高批量、效率,降低难度、成本,为企业采用更高效率的工艺设备和进行专业化生产创造条件,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六)是企业沟通科研、生产、使用者的桥梁,科技成果推广的基石和助推器
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经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生产过程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科技成果,一旦标准化形成标准,往往便能很容易地迅速推广、应用,从而助推技术进步;标准化是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领域的重要环节,是引入生产的桥梁和纽带,是将科技成果转成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七)是企业节约能源、原料等,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石和助推器
标准和标准化往往是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出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资源利用率也是极高的;标准的采用和标准化,提高了企业产品之间的兼容性,避免企业因产品间标准不统一、不兼容等原因引起的资源浪费。 (八)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石和助推器
产品采用的标准是否先进,能否在企业生产中贯彻、落实、执行往往会显著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企业的全面质量标准体系强调的是全员、全过程、全部门、全覆盖、无盲区的管理,标准化地收集顾客需求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化为标准中的质量要求,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编制发布标准,能抢占竞争的先机、制高点;企业通过贯彻、落实、执行标淮还能发现自身产品质量的差距,使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企业按标准的规定程序执行,将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降到最低,保证产品质量。 (九)企业融入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石和助推器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对很多企业、行业来说,全产业链即没必要,又不现实,一般企业要想实现效益最大化,仅靠自己是不行的,往往要在产业链、产业集群合作整体利益最大化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标准化形成了统一的条件、过程、结果标准体系,使得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兼容、协作,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可能。在产业链、产业集群内,许多企业相互
分工协作,既有激烈的竞争,又有多种形式的协作,如合作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新的供应链,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提升整体竞争能力,形成集群竞争力。
把大的产业创新需求分解成为多个企业局部创新协作解决,这些企业共同进行创新,共同完成所需的所有创新,相互协作成为一个产业整体,进入市场竞争。企业各自创新可以垄断部分技术,分工又可使创新更加容易、资源充分利用,风险降低,确保企业能够迅速获得成功,使产业创新得以迅速完成。企业之间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使得企业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整体,形成集体学习的氛围,降低了学习成本,促使更多有价值的创新诞生。 (十)企业研发、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的助推器
简化产品、零部件,控制了多样化和复杂化,加快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缩短生产周期;企业看到自身技术水平无法达到高水平产品标准的要求时,重要突破口就是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自己,促进自身技术进步;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依据。企业通过标准及标准化,可整合和引导创新力量形成合力,激活科技创新要素,推动全面创新,加快科学技术积累进步、创新成果推广扩散、及企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是创新成果转化的桥梁,标准源于需求,并从需求的角度为科研指明方向;标准和标准化有利于企业建立完善创新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进而形成相互学习、激励创新的氛围。
(十一)保障生产安全、卫生,维护职业健康和强化环境管理的基石和助推器。
(十二)提升企业知名度、影响力的基石和助推器。 (十三)是打破技术贸易壁垒、进入其他市场的通行证。 二、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部的标准根据它们的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完整的、有机的整体,一般由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三大类组成。其中:
技术标准是主体,是核心,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生产条件、方法、对象、包装、贮运等方面技术要求,形式上可为规程、守则、操作卡、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等。
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是基石,是助推器,分别从企业的工作事务和管理事务两大方面对企业工作、管理进行统一、规范。工作标准是对企业人员的基本职责、工作要求、考核办法等所作的规定,包括职责权利、工作程序、办事细则、考核标准和相互关系准则等,是技术标准的基石、助推器;而管理标准呢,则是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合理地结合起来,统一到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上,也是技术标准的基石、助推器。
三、困扰企业标准化的问题
为什么有很多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却效果不是很理想、见效微不足道?带着疑问深入调查研究发现:
(一)这是因企业标准化是过程的、系统的和发展变化的
企业标准化是过程的,它包括标准的制定、发布、实施等全过程。该过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即制定、发布、实施、修订、发布……,每经过一轮,就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台阶。
企业标准化就像药方一样,是系统的有机整体,企业管理体系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战略管理是核心,把握着企业的方向盘,其他配套系统决定了战略的执行
效能,任何单独的标准都难以单独产生所需的、想要的疗效,只有标准体系内各个标准相互配合、协作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才能产生所需的、想要的作用。 企业标准化是发展变化的,企业标准标准体系刚建立时往往是不那么尽善尽美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及科技、思想、人类的进步,对标准和标准化认识、理解和实践的不断加深,还需要不失时机地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不断利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
(二)企业管理体系间呈现几种体系、几套文件、几张皮的情况
对众多标准奉行拿来主义,东拼西凑,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企业的文化体系相结合,没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没有从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标准定得太空、太远、太高,科学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不强,标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不高。以为企业的标准化、标准体系建成、有了就完工了,播种后不施肥、管理就可以等着收获了,局限于关注标准体系本身,没有很好的与企业管理相融合,没有对标准体系制定、发布后的过程进行管理、完善,使标准化始终保持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功能适度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抓手。 (三)重建标,轻落实
建立数量众多的标准后的执行时,力度不强,存在标准讲起来似呼非常重要,贯彻落实时次要,有时忙起来干脆都不要的现象,许多标准没有真正落实到管理上,体现在实践中。 四、如何解决呢?
(一)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企业标准体系。
(二)建立合理的标准化管理架构并细化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三)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标准,使标准化活动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完整化、协调化。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标准化队伍,并不断考察、培训。 (五)提高企业全员标准化意识,确保企业标准贯彻落实。 五、具体方法论 (一)简化
不改变对象质的规定性,不降低对象功能的前提下,精简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减少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既能经济、有效的满足需要,又能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科学有效合理地筛选精炼,去除低效、可可有可无的部分,精炼出高效能满足全面需求必须的部分;不是精减而是精简,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
(二)统一化
既将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又同时保持适时、适度、等效、先进性等原则,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 (三)通用化
通用化是在互换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大同一对象(包括零件、部件、构件等)的使用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通用化的对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物的通用化,如产品及其零部件的通用化,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最大限度地减少零部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实现成本的降低、管理的简化、周期的缩短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二是事的通用化,如方法、规程、技术要求等的通用化。 (四)系列化
是通过对同一类产品国内外产需发展趋势的预测,结合自己的生产和技术条件,通过系统全面的经济技术比较,把产品的主要参数、型式、功能、基本结构等作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使某一类产品系统的结构优化,功能最佳。产品系列化(Product seriation)是标准化的高级阶段,是标准化高度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
是对作用相同而规格复杂的工业产品,加以选择、定型、归类的技术措施。目的在于以最少的品种来适应最广泛的用途,以便扩大产量,降低成本。能:加速新产品的设计,发展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方便使用和维修,减少备品配件的储备量;合理简化品种,扩大通用范围,增加批量,提高专业化程度;缩短产品工艺装置的设计与制造的周期,降低成本。 (五)组合化
依据统一、系列化的原则,先设计制造出通用模块,再根据需要拼合而成不同用途的东西。它是建立在系统的分解与组合的理论基础上的,它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东西看做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又可分解为若干功能单元,一些功能单元,能与其它系统的某些功能单元互换、通用,这些通用功能单元,便可独立出来,以标准、通用模块的形式独立存在。为了实现某种整体功能,把一些标准单元(通用单元和个别的专用单元)按照实现新系统功能的要求彼此组合起来,组成一个具有新功能的相对独立的系统,这就是组合。组合化的过程,既包括分解也包括组合,是分解与组合的统一。又是建立则统一化成果多次重复利用的基础上。组合化的优越性和它的效益均取决于组合单元或零部件来构成物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通过改变这些单元的联接方法和空间组合,使之适用于各种变化了的条件和要求,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东西。 (六)模块化
以模块为基石,结合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特点,解决相对复杂系统的类型多样化、功能多变要求的一种标准化形式,通常包括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组装。模块化是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自上而下逐步把复杂系统划分成若干简单模块的过程,有多种属性,分别反映其内部特性。它合理发展了产品类型,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更好的满足了顾客、客户多变、多样的个性需求。 结语
标准化是人类生产活动特别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标准化不但能使专业化管理趋于优化(一方面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个维度建立相应的企业标准,彻底解决专业管理的纵向深度,使之覆盖所有的一线作业和基础管理;另一方面按照企业标准系统联动的要求打通部门之间、专业之间、班组之间的管理和业务联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和业务流程,通过高水平的企业标准化工作促使专业化管理水平大幅度地提升),而且能使员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将企业标准体系文件作为很好的员工专业培训教材,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快速成为各岗位的合格人员;另一方面员工在参加企业标准化活动中,亲身经历了企业标准体系文件的编写、修订、学习、实践、改进等过程,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员工标准化工作意识,强化了员工的管理和业务的基本知识,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因而从标准化入手强化企业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我国已有很多的企业在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国家先进标准和行业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自己的企业标准,使它成为企业的准绳,但在企业标准
标准化方面还需从企业如何增强企业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建设标准管理网络、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标准等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汪浩.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三个着力点[J].世界标准信息,2006,(11) [2]汪浩.企业标准化工作简析[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8,(02)
[3]迪丽娜尔?牙生,香成龙.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05)
[4]綦江局,文宽林.标准及标准化的作用与意义[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