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陆机的“诗缘情”论与其诗歌创作之互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陆机的“诗缘情”论与其诗歌创作之互证

摘要:陆机“诗缘情”以文学的情感性为旗帜,重视诗歌创作的感情因素,这一观点对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从文学的本质规律出发探讨文学,注重文学的抒情性特征,从而使自己的诗歌创造既富于情感又典雅华美,在理论主张与具体实践上大体是相互印证的。

关键词:陆机;诗缘情;诗歌创作 一、陆机的“诗缘情”观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生产、相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因此从起源上讲,就应该是“缘情”,然而由于社会功利或者追求格律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诗歌逐渐偏离了诗之精义。魏晋时期,随着人们对个性的极力张扬,也带来了“文的自觉”,陆机终于大胆提出“诗缘情”,冲击了历来以“言志”、“美刺”为规范的儒家正统文学观,也反映了魏晋时文学摆脱经学附庸地位的潮流。在《文赋》中,陆机还对诗应反映的“情”作了规范:“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1] 先秦两汉儒家已经发现诗是情感喷发的结果,“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但总体上儒家诗学为“诗言志”,要“发乎情,止乎礼义”(《毛

诗序》),强调诗的社会功用,淡化情感特性。到魏晋人们从新的角度来阐述文学的情感特征,钟嵘“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品序》);萧子显“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南齐书?文学传论》)[2];刘勰提出“情者,文之经”、“五性发而为文章”(《文心雕龙》)等观念。陆机在《文赋》中则全面论及文学的情感特性,“诗缘情而绮靡”,只讲情不讲志,只讲“发乎情”不拘泥于“止乎礼义”,以“情性”代替“情志”,大大脱离儒家文学观的轨道。同时,陆机力主把“情性”运用于文学创作,如创作前的素材准备要“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修辞时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文体要“诗缘情而绮靡”、“诔缠绵而凄怆”[3]。陆机为主“情”创作提出翔实可行的主张,是审美文学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陆机的诗歌有感而发的“缘情”性

陆机的生平事迹和身世经历特殊:他出身豪门却又国破家亡,中年仕途坎坷,离乡背井,强烈的家族荣誉感与人生失意感交织并生,所以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有着很复杂的情感体验。

2.1深深的去国怀乡之痛

古书《语林》记载:“陆士衡在洛,夏月忽思竹筱之饮,语刘实云:‘吾乡曲之思转浓,今来东归,恐无复相见理。’”这个时期陆机的诗歌作品中也常常抒发出这种情感。其他类

似的如《悲哉行》(游客芳春林)借芳花盛开的春天美景起兴,却衬托哀伤之情,倍增伤春怀国之情。

陆机的《于承明作与弟士龙诗》写兄弟分离,相互思念,表达了忧郁的羁旅情怀和思归之苦。何焯说:“‘永安有昨轨’二句,永安则犹有昨轨可寻,承明则悄然独往,人殊路绝矣,二句极淡极悲。”[4]《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写怀念乡中旧友,又偏逢阴雨连绵,引发对正受水患困扰乡民的思念,“值愁霖而忆桑梓”,思乡情切却又滞留他乡,内心的矛盾愁苦流于纸上。

《赠从兄车骑》中诗人追忆了少年时代门族昌盛、兄弟和乐,而今却家族沦落,兄亡弟散,“安得忘归草。言树背与襟。”叶矫然批注到:“盖机自入洛后,思归忧切,托于忘归,正其忧之至也。”类似的还有《赠弟士龙十章》(其十)、《门有车马客行》、《赴洛道中作》等也都抒发了陆机不尽的去国怀乡之痛。所以姜亮夫先生总结陆机的生平说:“二陆一生思归,不乐北土。”[5] 2.2切切的兄弟友人之情

陆机的诗歌更多的是表现与弟弟陆云及友人之情。如《赠弟士龙》(行矣怨路长)写兄弟二人带着光大门庭的理想北上洛阳,却都仕路坎坷,流露出兄弟惺惺相惜之感,共勉共进之志。(其五)充满了对其弟才能的夸赞,同时也表达了乱世中的兄弟深情和对弟弟的祝福及携手相进的期盼。

陆机的“诗缘情”论与其诗歌创作之互证

陆机的“诗缘情”论与其诗歌创作之互证摘要:陆机“诗缘情”以文学的情感性为旗帜,重视诗歌创作的感情因素,这一观点对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从文学的本质规律出发探讨文学,注重文学的抒情性特征,从而使自己的诗歌创造既富于情感又典雅华美,在理论主张与具体实践上大体是相互印证的。关键词:陆机;诗缘情;诗歌创作一、陆机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7hqw79zsa3cwgi893aj3uh255c6he00c5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