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课时规范练7全球性大气环流中图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时规范练7 全球性大气环流

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气温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读南美洲东北部简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置相对固定 B.南美大陆分布最广 C.天气状况单一 D.气温年较差大

2.图中K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月份( ) A.甲地盛行东北风 B.甲地盛行西南风

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甲、乙两地风力大小相比( ) A.甲地冬季风力大于乙地 B.甲地夏季风力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夏季风力相等 D.甲地夏季风力大于乙地

6.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已知乙地冬雨率高于甲地,主要是因为其( A.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

) 1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 C.受暖流时间长 D.位于山地迎风坡

(2019四川乐山沫若中学上学期入学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地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据此完成第7~9题。

7.7月,该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8.导致该地8—9月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加快 B.洋流流向发生变化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冬冷夏热,夏雨稍多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进过程中120°E~130°E 近地面气压多年平均随时间和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0~12题。

10.据图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沿经线气压梯度最大的时间是 A.5月15日 B.6月15日 C.7月1日 D.8月1日

11.据图分析,江淮地区开始进入梅雨期的时间是( ) A.5月15日 B.6月1日 C.6月15日 D.7月1日

12.图示区域在图示时间段内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 )

2

(2018山东淄博部分学校二模)飞机侧风试验是在侧风环境下对飞机起降稳定性的测试。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ARJ21,在西北地区机场完成了一般侧风试验后,于2018年3月远赴冰岛国际机场开展大侧风扩展试验。该机场常年有多种风向的大风,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侧风试验基地。上图为冰岛位置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机场难以进行大侧风试验的主要原因是( ) A.跑道方向单一 B.大风日数少

C.大风时易起沙尘 D.多雨雪天气

14.冰岛有多种风向大风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受控于( ) A.西风 B.极地东风 C.高压 D.低压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图1)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图2)。

图1

图2

材料二 大约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几内亚比绍会从东北刮来一种被称为“非洲魔鬼”的哈马丹风,每当它来临,人们就会奔走相告“不好,哈马丹风来了!”

(1)判断哈马丹风的成因,简述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即带来的不利影响)。

3

(2)分析比绍气温最高的几个月与雨季的关系,并说明其雨季的形成原因。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非地图。

材料二 上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统计资料。 城市 气温(℃) 降水量(毫米)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甲 24.1 16.5 134 39 1 009 乙 20.1 14.7 1 5 37 (1)简述南非地形特征。

(2)比较甲、乙两城市气候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丙地渔场不同季节捕鱼量的差异。

4

课时规范练7 全球性大气环流

1~2.1.C 2.A 第1题,据材料可知,赤道无风带实际为赤道低气压带,该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天气状况日变化不大,较为单一;气压带有季节移动规律;赤道无风带在非洲的分布范围比南美大陆广;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第2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向左偏,结合图中等压线可得风向。

3~4.3.C 4.C 第3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季节。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故选C项。第4题,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甲地位于南半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盛行东南风;乙地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故选C项。

5~6.5.D 6.B 第5题,甲、乙两地都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甲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故甲地的冬季风力较弱,A项错;甲地纬度较高,乙地纬度较低,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短,可以受到西风带影响,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故夏季甲地风力比乙地大,B、C两项错,D项正确。第6题,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乙地冬雨率高于甲地,主要是因为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夏季降水少,年降水总量小,主要集中在冬季,B项对。

7~9.7.C 8.D 9.D 第7题,读图,风向方位角是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9月,该地的风向转过的角度约240°,盛行风向是西南风,C项对。第8题,根据风向方位角,8—9月,该地风向由西南风转变为东北风。我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导致该地8—9月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项对。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加快是从7月初到1月初,A项错。季风洋流流向发生变化是季风风向变化的结果,B项错。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是东北季风的成因,D项错。第9题,该地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应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D项对。

10~12.10.A 11.C 12.B 第10题,我国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该线纬度大致为北纬34°E。结合图中气压值变化线,可以看出5月15日,沿经线方向穿过8条等压线,所以气压梯度最大。第11题,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由图可知,6月15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3°N附近,雨带大致在28°N~31°N,所以长江下游开始进入梅雨期。第12题,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半年以东南季风为主。

13~14.13.C 14.D 第13题,与冰岛相比,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大风时容易出现沙尘天气,不利于进行飞机大侧风实验,故C项正确。跑道可以人为建设,不是影响西北地区大侧风实验的原因,A项错误;我国西北地区大风日数多,B项错误;冰岛纬度较高,雨雪天气更加频繁,D项错误。第14题,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常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形成低压中心,导致气流由四周汇聚而来,形成多种风向,故D项正确,C项错误。冰岛受西风和极地东风控制时间短,且这两种风控制时,风向单一,A、B两项错误。

15.答案 (1)成因: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干燥炎热的热带大陆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是哈马丹风。

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

(2)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

解析 第(1)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每年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图示区域受东北信风带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来自炎热干燥的热带大陆的气流,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形成哈马丹风。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所以被称为“魔鬼”。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在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雨季到来。

16.答案 (1)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向西倾斜,起伏小;海岸陡峭,海岸线平直。

5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课时规范练7全球性大气环流中图版

课时规范练7全球性大气环流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气温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读南美洲东北部简图,完成第1~2题。1.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置相对固定B.南美大陆分布最广C.天气状况单一D.气温年较差大2.图中K地盛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7dlm4h0hz6msol1o4w75dq8n1sig300uc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