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国内外在用车I M制度及实施情况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沈姝 等

③ 排放污染物检测,检查方法为怠速、双怠速和自由加速法;

④ 底盘检查,包括定位装置、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动力传输装置等底盘各部位及漏油检查。

5. 国内I/M制度实施情况

5.1. 国内I/M制度发展历程

1983年我国发布《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3842-8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GB3843-83)和《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GB3844-83)。1993年国家环保局发布《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GB14761.6-93)、《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和准》(GB14761.7-93)和《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5-1993)。为适应汽车技术和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发展,2005年发布《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05)和《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和简易工况法)》(GB18285-2005)。

随着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考虑到上述标准限值过于宽,无法体现OB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新车下线检测方法需要修订,且柴油车缺少对NOx的检测要求。故2018年生态环境部发布《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18)和《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3847-2018),新增车辆外观检验、OBD系统检查同时加严了污染物排放检测。

2018年12月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发布《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建站技术条件》(T/CAMRA 010-2018)规定了M站的分类、人员、设备条件等的要求。国内有城市前期也制定过M站相关标准,但效果不明显。

2020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建立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推进强化I/M的监督管理和闭环监管。

5.2. 国内I/M制度主要内容

从上述发展I/M制度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的I/M制度,目前针对在用车的检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是针对在用车的维修、以及I/M的闭环监管等,由于上位法的不完善,目前仍缺少可行的标准、技术及法律支撑。现有的I/M制度主要内容:

① 差异化标准,污染物排放分限值a,b,各地根据空气质量控制情况可选择。 ② 监督抽测的检查内容及方法,遥感检测方法。

③ 新车下线检验、在用车检测、注册登记检验及监督抽测等场景下,外观检验、OBD检查以及排放污染物工况法测试程序及排放限值要求[8] [9]。

④ 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

5.3. 国内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

我国在用车检测方法基本与美国在用车的检测方法基本一致,差别对在于柴油车,我国引用了加载减速法,大致分为6类,即:

① 无负荷工况法:怠速法、双怠速法、自由加速法; ② 稳态工况法ASM; ③ 简易工况法VMAS;

④ 加载减速工况法LUGDOWN; ⑤ 遥感监测法RSD;

DOI: 10.12677/aep.2020.104059

499

环境保护前沿

沈姝 等

⑥ 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

6. I/M制度实施情况对比

6.1. 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对比

国内外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对比如下表3所示,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已完全涵盖了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差异主要有,欧盟和日本类似,污染物排放检测均以无负荷工况法为主,差别在欧盟部分成员国以OBD检查替代尾气排放检测,日本暂无。

我国在用车的排放检测方法与美国类似,污染物排放检测以工况法为主,无负荷工况法为辅。主要差别在于美国部分地区已用OBD检查替代了污染物排放检测,目前我国仍以污染物排放检测作为车辆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但是根据后续的标准导向,我国在用车检测预计也会与国际接轨,逐步从污染物排放检测过渡至OBD检查。

Table 3. Comparison of emission testing methods for in-use vehicles 表3. 在用车排放检测方法对比

序号 1 2 3 4 5 6

检测方法

怠速、双怠速、自由加速法

ASM IM240/VMAS LUGDOWN

OBD RSD

美国 √ √ √ × √ √

欧盟 √ × × × √ ×

日本 √ × × × × ×

中国 √ √ √ √ √ √

6.2. 在用车检测维护制度主要内容对比

国内外I/M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对比如下表4所示,各国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规定排放检测方法及程序,路检制度,站点、检测人员、维修人员以及检测设备的认证要求。主要差异在于,美国I/M制度侧重于污染物排放检测,但是整个的框架设计及监管很完善,欧盟和日本的在用车检测制度包含了安全检查和排放检测,但是对I/M闭环的信息化监管平台暂时没有要求。

我国的I/M制度,目前检查和维修是完全分割开,由不同的部门负责,所以数据共享平台、维修技术要求以及替代用零部件等的认证规范仍缺失。

Table 4. Comparison of main contents of th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program 表4. 在用车检测维护制度主要内容对比

序号 1 2 3 4 5 6 7

主要内容 差异化的I/M制度 I/M数据共享平台

路检制度

站点、检测员、维修员以及检测设备等的认证

排放检测方法及程序 车辆安全检查要求

维修技术要求及替代用零部件认证

美国 √ √ √ √ √ × √

欧盟 √ × √ √ √ √ √

日本 × × √ √ √ √ √

中国 √ × √ √ √ × ×

DOI: 10.12677/aep.2020.104059

500

环境保护前沿

沈姝 等

7. 结论

研究总结了美国、欧盟、日本和我国在用车检测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检测方法,发现我国的在用车检测方法已涵盖了主流的检测方法,较为完善,但是在整体的制度设计上侧重于在用车的检测,对维护以及闭环监管还缺乏相应的标准及技术支撑,需完善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完善在用车维护监管制度,制定M站技术要求、维修人员认证规范,非原厂环保控制部件认证规范等,规范后市场。

2) 建立在用车检验与维护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检测、维修数据交互,I/M制度有机闭环监管,保证不合格车辆的彻底维修,以及各部门的协调分工,密切配合。

3) 加强定期对站点的监管,形成I/M制度定期评估、报告的机制,评估I/M制度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生态环境部. 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R]. 2019.

[2] 钱国刚, 陆红雨. 从OBD的IUPR运用看汽车减排的综合标准化[J]. 汽车标准化, 2014(6): 13-19. [3] 孟秋. 在用汽车排放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长安大学, 2001. [4] 崔晓倩, 张宪国, 陈海峰. 美国在用车检测维护(I/M)制度经验借鉴[J]. 业界聚焦, 2018: 65-67. [5] 余乐, 杜建波, 颜伏伍. 美国在用车OBD-I/M制度研究[J]. 技术与应用, 2009(49): 34-37.

[6] 蔺宏良. 西安市实施在用汽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方法与技术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长安大学, 2007. [7] 朱毅. 欧盟车辆年检路检及其技术法规发展[J]. 汽车与配件, 2012(1): 22-24.

[8]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GB3847-2018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 [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8. [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GB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S]. 北京: 中

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8.

DOI: 10.12677/aep.2020.104059

501

环境保护前沿

国内外在用车I M制度及实施情况 - 图文 

沈姝等③排放污染物检测,检查方法为怠速、双怠速和自由加速法;④底盘检查,包括定位装置、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动力传输装置等底盘各部位及漏油检查。5.国内I/M制度实施情况5.1.国内I/M制度发展历程1983年我国发布《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3842-8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7dek527mi6k2tg1xudp48fsc2a7k200rh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