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知识竞赛试题库
第一部分:TPM基础知识
1.什么是TPM?
答:TPM即全员参与的生产保全活动,是以6S管理、重复小组活动、员工改善为基础,通过八大支柱推进,不断进行员工和设备体质改善,并不断进行标准化,达成“四零”目标,实现企业整体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的过程。 2.TPM的八大支柱是指?
答:1.自主保全2.计划保全3.焦点课题4.初期管理5.教育训练6.环境安全7.品质保全8.事务改善。 3.什么是设备自主保全?
答:自主保全是建立在员工对设备每天使用的情况非常了解的基础上,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清洁,清理,润滑等工作,以提升员工保全设备的能力和降低设备故障率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共分为七个阶段进行推进,我们目前处于第一阶段。 4.自主保全的三大法宝: TPM小组会议、活用OPL、灵活运用管理看板。 5.自主保全中的“二源”指的是:污染源、困难源。
6.所有引起故障、质量等损失的设备方面的因素,我们称为缺陷,根据它对损失的影响,我们将缺陷分为三大类: 大 缺陷、 中 缺陷、 微 缺陷。 7.TPM的本质是预防哲学、四“0”目标、全员参与的小组活动。
8.TPM推进的八大支柱分别为:自主保全、计划保全、焦点课题、MP活动、教育训练、事务\\能源、环境安全、品质保全。 9.三现主义是指: 现场、现物、现实 。
10.TPM四个“0”思想是指向:“零灾害、 零故障、 零不良、零浪费”挑战。 11.TPM活动的两大基石?
答:1.彻底的6S活动 ;2.岗位重复性的小组活动
12.TPM活动的六大效果是:生产、质量、成本、交期、安全、士气。 13.“三现主义”是指“现场”、“现物”和“现实”。
第二部分:TPM“0”阶段基础知识
14.整顿的主要目的是排除 寻找时间 浪费。 15.整顿的三要素是 场所 、 方法 、 标识 。
16.整顿的“二直二平”原则是指: 直角 、 直线 、 平行 、 平面 。
1
17.整理的“四必要原则” 必要的物品 、 必要的时间 、必要的地点 、必要的数量。
18.目视化管理是指人们借助于一种管理工具,并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同时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异常状态及问题点的管理方式。
19.物品要与不要的判别基准是使用频率的高低。 20.整理的顺序是 由近到远 、 由主到次 。 21.整理的目的是腾出空间,防止误用。 22.整顿的三定原则是定点、定容、定量 。
23.整理的定义是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置必需品。 24.整顿的定义是将必需品置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和立即放回的状态。 25.清扫的定义是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将设备保养得锃亮完好,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
26.清扫的目的是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稳定品质、达到零故障、零耗损。 27.清洁的含义是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 28.清洁的目的是成为惯例和制度、是标准化的基础、企业文化开始形成。 29.素养的含义是坚持5S活动,对于规定了的事情,大家都按要求去执行,并养成一种习惯。
1区域标识○2物品标识○3颜色管理○4工具用具的形迹30.目视化管理的应用包含○5目视管理板。 管理○
31.现场管理的内容包含人、机、料、法、环、测。 32.推行6S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1) 员工作业出错机会减少,品质上升; (2) 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土气; (3) 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查找,提高了工作效率; (4) 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使用,减少浪费;
(5) 通道畅通无阻,各种标识清楚,人身安全有保障; (6) 为后续TPM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33.6S活动推行的技巧:定点摄影、红牌作战、目视管理、看板管理、班前会制度。
2
34.6S活动推行的原则:自我管理的原则、勤俭节约的原则、持之以恒的原则。 35.压缩空气管道的介质颜色为天蓝色;油管道的介质颜色为黄色。 36.生产现场要求“三紧”是指领口紧、下摆紧 、袖口紧。
37.消防器材、消防栓门前区域的定位的目的是保证消防器材无障碍物堵塞,随时可用,非紧急请勿使用;防止随意挪动。 38.如图是运用目视化管理中的形迹管理。
39.如图是运用目视化管理中的看板管理。
40.介质管道流向标识的位置主要包含:管道的起点、终点、交叉点、转弯处、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管道上和其他需要标识的部位;
41.紧急阀门刷成黄黑相间的目的是黄黑相间代表警示、禁止或危险,非紧急情况不能使用。
第三部分:TPM自主保全第一阶段知识点
42.一般意义上的清扫是干净的扫除,去除灰尘、污染、杂物的活动;而在TPM活动中的清扫就是 点检 ,通过检查来发现设备上的 微小 缺陷。 43.初期清扫的定义?
答:以设备为中心,开展设备初期清扫、不合理发现、改善及复原活动,让员工树立“我的设备由我来维护”的观念,重视“微小缺陷”,充分认识和体会“清扫=点检”的重要性 。 44.初期清扫的目的:
(1)人的方面:通过做清扫来熟悉小组活动,通过实践来提高员工对设备的了解,训练员工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体会“清扫是点检”,并考虑怎样才能舒适、简便、快捷的清扫。
3
(2)设备方面:彻底除去灰尘污染,以使潜在缺陷明显化,使设备容易得到检查,发现设备存在的异常问题,对设备存在的不合理进行复原和改善即微缺陷0化。 45.初期清扫的要求:
① 要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都清扫干净;
② 对清扫工作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清扫标准,并按标准实施清扫; ③ 长期坚持不懈,把清扫工作当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持续实施。 46.设备故障管理关键要抓住哪两个环节?
答:一是故障的判断,二是故障的排除,这是减少停台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47.设备规范管理的三个层面是: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
48.与设备有关的时间损失有:设备故障、小停车/空转、速度损失、缺陷和返工;与人员有关的人力损失有:管理损失、运动损失、生产线组织损失、维保损失、测量与调整损失。
49.TPM的寻找和清除“六源”活动,“六源”为污染源、浪费源、故障源、缺陷源、事故危险源、清扫困难源。
50.设备故障期分为初始故障期、偶发故障期、耗损故障期三个阶段。 51.设备点检是通过人的听觉、味觉、触觉、目测、嗅觉五感,尽早发现设备、工程的异常,建立迅速反映异常的机制。
52.消除浪费的四大步骤:了解什么是浪费、识别工序中哪里存在浪费、使用合适的工具来消除已识别的特定浪费、实施持续改进措施重复实施上述步骤。 53.员工培训设备基础理论的目的:达到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运作原理;对照设备,结合设备现场掌握设备结构和点检方法。
54.MTTR(平均维修时间) MTTR=故障停止的总时间/总故障次数 55.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设备运行时间/故障次数 56.设备劣化的分类:
(1)自然劣化:由于设备的运动、负荷、时间等物理、化学原因而引起的寿命降低和性能劣化。
(2)人为劣化:使用不当、保养不善、损坏性维修或其他人为原因引起的性能降低和寿命降低。
(3)要通过根除劣化,强化清洁、紧固、润滑等保养环节,保持设备基本状态来避免人为劣化,保持其自然劣化状态。
57.设备点检通常可分为开机前点检、运行中点检、周期性点检三种情况。
4
(1) 开机前点检:确认设备是否具有开机的条件。 (2) 运行中点检:确认设备运行的状态、参数是否良好。 (3) 周期性点检:停机后定期对设备进行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58.设备点检制度建立的8大要素是:
(1)定人:设立设备操作者兼职的和专职的点检人。 (2)定点:明确设备故障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3)定量:对设备劣化倾向的定量化测定。
(4)定周期:不同设备、不同设备故障点,给出不同点检周期。 (5)定标准:给出每个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即判断标准
(6)定点检计划表:点检计划表又称作业卡,指导点检员沿着规定的路线作业。 (7)定记录: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及倾向记录,都有固定的格式。
(8)定点检结果处理流程:明确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如急需处理的问题,要通知维修人员,不急处理的问题则记录在案,留待计划检查处理。 59.日常点检包括:清扫、润滑、紧固、调整、隐患报告。 60.按是否解体分为:解体点检和非解体点检:
61.设备点检的十大要素:压力、温度、流量、泄漏、供脂(油)状况 、杂音、振动、龟裂(折损)、磨损、松弛。
62.设备可分六大系统:①气动系统;②润滑系统;③液压系统;④驱动、传递系统;⑤变速系统;⑥电气控制系统。对这六大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看是否有异常,并研究其自然劣化的周期,及时予以修理、更换是十分必要的 63.设备管理中“四懂三会”的含义
(1)四懂:指设备操作人员对自己操作的设备要做到:懂性能、懂原理、懂结构、懂用途。
(2)三会:指设备操作人员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64.自主保全和计划保全是设备保养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1)自主保全强调企业的员工自发、自主地对企业实施全面地管理、维护和保养;
(2)计划保全则是企业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因此,两者的实施主体有所区别。
65.6S分别是指 整理 、整顿 、清扫、清洁、 素养、安全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