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4章生态环境保护第5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
防治途径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及主要生态问题。 2.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重点) 3.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难点)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现状:非常严重。
2.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表现为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3.区域性特点
(1)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2)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3)草地退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牧区。 (4)生物多样性锐减主要分布在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1)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一些地区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3)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 (4)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 2.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重点生态工程 重点防治工程 重点保护区建设 重点示范区建设 环保法制建设 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 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工程 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建立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 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1.我国生态问题不太严重,生态恢复很快。 2.我国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南方降雨多的地区。
( ) ( )
3.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
( ) ( )
4.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5.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南方山地和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寒区分别发展 ( )
A.畜牧业、林业、种植业、畜牧业 B.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林业 C.畜牧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林业 D.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提示:1.× 我国生态问题非常严重,生态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 我国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
3.× 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和退田还湖。 4.√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5.A [北方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植被以草原为主、应发展畜牧业,长江中下游平原应发展种植业,而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 施 “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西双版纳被毁坏的森林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貌
土地荒漠化 长满盐蒿的盐碱地
问题1 (区域认知)我国西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提示: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放牧、开垦、樵采以及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水资源利用导致的。
问题2 (综合思维)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提示:黄土高原。①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③地面植被少,固沙能力弱。
问题3 (综合思维)我们可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提示: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相关保护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加强管理、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等。
[归纳总结] 1.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主要生 态问题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草场退化 自然背景 半干旱草原地区 形成原因 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 大兴安岭西侧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黄淮海平原区 南方亚热带 丘陵地区 亚热带的横断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过牧严重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土壤侵蚀严重 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 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亚热带丘陵、山区、人民生活贫穷,过山区、云贵高原 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 青藏高原 土壤侵蚀,草地退化 高原,地质条件复杂 垦、过伐严重 高寒地区,生态十分脆弱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主要是人为因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