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经过,进入城铁售票区,按照客流预测结果,高峰小时单向换乘客流为8013人。所以跨线通道宽度为: =2×50619÷8100=12部
通过上述计算,地面公交客流到达转换大厅需要12部自动扶梯,从转换大厅到达轨道交通同样需要12部电梯。另外考虑应继续求,再设置3米寛步行梯。可以满足旅客换乘的需要。 (2)通道容量计算
按照1米双向通道能力iwei4000人小时计算个通道的宽度。 换乘城铁的换乘通道:
根据客流预测结果,地面公交换城铁的客流高峰销售为6907人,所以需要通道宽度为:
换乘地铁的换乘通道:
换乘地铁的客流包括地面公交和城铁客流,根据客流预测,得到换乘高峰小时为20440人,所以需要通道宽度为:
可以看出,随着地面交通换乘地铁旅客的增加,换乘地铁的通道宽度要增加到10米,才能满足能力的需要。因此,可以在现有通道6米的基础上进行拓宽。
6.5.2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能力匹配分析 一般来说,常规公交的客流没有轨道交通几种,所以设置
公交线路和发车间隔的时候,要考虑公交疏解能力对轨道交通的匹配。所以,常规公交线路在一定的情况下,就要根据轨道交通换乘常规公交的客流,合理安排地面公交的发车间隔。
现状东直门地区首发线路39条线路,经过站6条线路,其
中市区线路11条,近郊4条,远郊20条,省际线路14条。配车652辆,驻车219部,日载客量11.41万人,平均每车载客32人,高峰小时市区及近郊发车间隔3-5分钟,远郊发车间隔为60分钟,运营时间一般为早上6:30到晚上9:30.经过历年对比分析,情况一直稳定在这个水平。
根据客流预测结果,轨道交通换市区公交的客流量和高峰客流量为28938和4918人次,轨道交通换近郊客流量和高峰客流量为17501和3091人次,远郊的客流量和高峰客流量为29583和6203人次,所以市区公交的平时发车间隔和高峰发车间隔为:
n1?(18?60?11?32)?28938?13分n2?(60?11?32)?4918?4分
近郊公交的平时发车间隔和高峰发车间隔为:
n3?(16?60?4?32)?4918?7分n4?(60?4?32)?3091?3分
远郊公交的平时发车间隔和高峰发车间隔为: n5?(12?60?20?32)?29583?16分 n6?(60?20?32)?6203?6分
其他省际长途车由于客流较小,每条线路每天开行一辆即可。
6.5.3 常规公交站、长途汽车站布局模式
地下一层的公交站呈半环岛型。环岛的中间是候车大厅,候车大
厅的北面是常规公交发车区,西面是长途汽车发车区,东面是降客区,环岛南面是车站售票区,以及进入转换大厅的通道。
公交站采用半环岛换乘方式,达到了人车分流的目的。有利于枢纽客流的组织。车辆到、发实现了流水化作业,减小了枢纽车流冲突,
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和工作安全性。候车区设置在环岛中央,采用玻璃墙壁,增加绿化和休憩场所,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枢纽科技含量,实现车辆、路径的实时诱导,提高换乘舒适度。
6.5.4 常规公交站、长途汽车站与地面的衔接
常规公交站、长途汽车站与地面的衔接,主要是考虑枢纽内购物、
行人、自行车、私家车产生的换乘客流的换乘需求,为其进出枢纽而设置的。因此,主要根据客流方向以及规模大小来安排自动扶梯的数量。根据客流预测结果可知,行人、自行车、高速铁路产生的高峰客流量为10175人,适当考虑私家车、购物客流,根据上文的计算方法,可得需要自动扶梯的数量是:
考虑到旅客舒适和应急需求,再设置两个3米宽的步行梯。扶梯和步行梯分布情况如下:
南面客流稍大,设置2部自动扶梯,1个步行梯; 北面设置1部自动扶梯,1个步行梯。
6.6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
位置 东北角 东南角 西南角 西北角 合计
轨自行车数量 道
877 260 297 285 1719 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主要是指轨道交通与步行交通、自行车、出租车以及私家车的换乘衔接。换乘衔接的设计主要考虑停车设施的布设、停车场规模的确定以及旅客流线的设计。
6.6.1 与步行衔接
东直门客运一体化枢纽位于枢纽广场中央,枢纽广场西临
东二环,除了停车场和出租车到发位用地外,其他均为开发用地。所以行人可以从枢纽的各个方向进入枢纽进行换乘和其他活动。
6.6.2 与自行车衔接
东直门客运一体化枢纽的西面紧邻东二环,所以西面大量
自行车客流只能通过枢纽西南面的立交桥进入枢纽,其他方向的自行车可以方便地进入一体化枢纽,而且客流较大,因此自行车停车场分三个布设,分别位于一体化枢纽的南面、东面和北面边缘。
根据前文计算,东直门客运一体化枢纽要设置4000㎡的自行车停车场,才能满足旅客的需要。
经过现场调研发现,在地铁站四个出口处,分别停放了大
量的自行车,具体结果如下表:
可以看出,客运一体化枢纽的南面自行车停车场停车数量较大,在以后一体化枢纽建成之后,数量还会有较大增长,所以南面自行车停车场规划2000㎡,其他两个停车场分别为1000㎡。
旅客流线分析:自行车车流在停车场下车后,经由枢纽广场进入枢纽主建筑,换乘其他交通方式。
6.6.3 与出租车换乘衔接
根据现状调查,东直门枢纽地区的出租车客流不大,在未
来一体化枢纽建成投入运营之后,在政府鼓励公交出行的支持下,城市公交系统逐步完善,届时,出租车的客流同样不会有增加的空间。因此,东直门一体化枢纽的出租车客流不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可以把出租车的到发车位安排在枢纽广场边缘,和东二环相邻处。
经现场调查,枢纽内高峰小时80-100辆车到达,以东直门外大街进出枢纽的出租车较多;枢纽内候客车辆10辆左右。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出租车到发位宜设置20个左右,每个车位按照运营面积50㎡计算,则需要设置出租车到发车位面积:
S出租?n?50?20?50?1000m2
旅客流线分析:出租客流在出租车到发区下车,经过广场进入枢纽主建筑,换乘其他交通方式。这样设计的好处在旅客换乘环境比较宽松、舒适。但相对把出租车到发位与公交降客区合设,走行距离稍长。
6.6.4 与私家车换乘衔接
北京城市地面交通状况的日益恶化,预示着轨道交通必定会
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主要承担者。停车换乘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本文适当超前的规划小汽车停车场,为客运一体化枢纽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规划在枢纽广场的南面和北面分别设置一个停车场。因为二环以西客流、沿二环来的北边客流、南边客流都将进入枢纽南部停车;二环东面来的客流将进入北面停车场停车。如果假设每个方向的客流相当,则南面停车场的规模可以设计为16000㎡,东面停车场的规模可以设计为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