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创新之我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我们应该正视当前农民增收难,农村公益事业兴办难等诸多新问题和新的矛盾,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开创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以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笔者就新时期农村工作如何创新,谈点粗浅的看法。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的体制性障碍。统筹城乡科技发展,形成城乡科技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合力,搭建政策和技术平台,建立健全城乡科技要素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引导城市科技要素和资源向农业农村转移、集聚,将技术、人才和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建立宏观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创新基础资源共享平台,推进组织体系创新,聚集新资源、整合创新力量,走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之路,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公益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要优化创新内容,组织大联合、大协作、大攻关,出成果、见实效;要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围绕粮
油、畜禽、果蔬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重点研发畜禽肉制品、奶制品安全生产综合技术和畜禽屠宰副产物生物转化利用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加强与改善民生相关的技术开发。
农民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体,也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意义重大。要立足主导产业抓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增收能力、市场经营能力、专业化生产能力;要实施“高技能农民培训计划”。围绕主导产业培养一批“科技能人”,使农民培训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突出针对性和系统性、突出制度性和规范性;要立足“一村一品”,培养新型农民。按照“开设一个专业、办好一个教学班,搞好一个生产示范点、培养一批科技骨干,扶持一项支柱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办学模式,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 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乡村管理规范化,巩固基层政权的一种好形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则是制度文明、行为规范文明和程序化文明的高度统一。我们要形成规范干部施政行为和村上重要事务决策管理程序的科学机制,创造乡村规范化管理和
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模式。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既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创新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实事求是分析情况,联系实际寻求应对之策,是适应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的现实需要。
正确认识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新格局。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农民新村镇、社区等新领域不断增多,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任务越来越重。我们必须立足于基层组织实际,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
创新组织设置。建立“产研联合型”党组织。涉农技术研究推广单位在农村发展中处于技术服务的上游,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土地等资源,无法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而广大农村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但却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联系紧密,正在形成一种生产基地加科研单位的新型社会合作组织,可以在这种新型组织中及时成立党组织,既能够稳定他们之间的协作关系,又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要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和奖惩机制,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作为考核县区、乡镇党委
及县区委、乡镇党委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注重引导村党支部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既要总揽全局,又要放手放权,切实理顺和规范村“两委”工作关系,健全和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党建激励机制,使农村基层干部有想头,有干头,有奔头。可建立基层干部保护基金,对基层干部生活、疾病、退职等给予一定的补助;对特别优秀、有较大贡献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可实行政府津贴。
创新实践载体。可创办农村基层组织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建设乡镇示范园、村级示范片、党员示范户,发挥好服务、示范、引导、带动作用。基层党组织要以服务为重,服务当先。积极探索建立“公司+农户”、“定单产业”等多种形式,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机制,真正实现“告诉农民种什么,教会农民怎么种,帮助农民卖出去”的目标。排民忧,排民难,帮民富,始终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之本。要实施帮带工程,在农村中普遍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带工程,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要制定优惠政策,转移支付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及有关政策等,要进一步向农村倾斜,促进基层政权稳定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