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考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呈现 候的影响
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
考纲 解读
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2.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内容。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a② 低纬环流 圈 高低纬受热不均
}?三圈环流b③ 中纬环流 圈
① 地转偏向力 影响
c④ 高纬环流 圈{(2)气压带及成因
气压带名称 成因
A⑤ 赤道低气压带 空气⑥ 受热膨胀 上升(热力因素)
C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空气⑧ 堆积 下沉(⑨ 动力 因素)
E⑩ 副极地低气压带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到冷气流之上(动力因素)
G 极地高气压带 空气 受冷收缩 下沉( 热力 因素)
(3)风带及成因
风带名称
成因
B 东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流向 赤道低气压带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
D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
F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
(4)全年在A控制下形成气候;夏季受候。
C 控制,冬季受
热带雨林 气候,全年在D控制下大陆西岸地区形成 D 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A、B交替控制形成
温带海洋性
热带草原 气
2.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完成相关内容。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
北 ,冬季偏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是夏季偏南 。
3.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1)七个气压带的性质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热力原因
特征
气流
性质 干冷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90°附近 冷高压 下沉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 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热高压 下沉 热低压 上升
干热 湿热
赤道低气压带(1个) 赤道附近
(2)六个风带的性质
风带
分布
风向
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 中纬西风带(2个) 低纬信风带(2个)
极地高气压带和 副极地低气压带 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
一、突破气压带、风带应“四抓”
地球由于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②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
②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南半球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干冷 温湿 干热 性质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1)①低纬环流
A.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因素)
(0°~30°){a、b.信风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因素)
(2)②中纬环流
B.副热带高气压带
(30°~60°){c.盛行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