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 A.强化练习 B.直接感知 C.实际操作 D.亲身体验 2、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 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 3、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 )特征。 A.直观行动性 B.自我中心性 C.具体性 D.形象性 4、下列各项表述,( )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 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 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 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 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 5、儿童语言形成的可能性是指(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语言环境 D.遗传因素 6、在幼儿教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中,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
起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属于( )。 A.语言激励法 B.材料吸引法 C.表演法 D.暗示法
7、“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8、幼儿园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反映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特点( )。 A. 广泛性 B. 计划性 C. 多样性 D. 平等性
9、看见小坦克,就要玩开坦克;听见蛙鸣,就要学青蛙跳;拿到雪花积木片,就会想到冬天的漫天风雪;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这反映了幼儿( )。 A.想象的无意性 B.相似联想较强 C.直觉思维较强 D.想象的有意性
10、幼儿园的( )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A.智育 B.美育 C.体育 D.品德教育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什么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
2、简要说明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第 1 页 共 4 页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试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问题: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师的适宜行为。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活动设计:
某幼儿园的院子里有几种高大的树,也有一些比较低矮的灌木。请你结合院子里的这些资源,设计一个题为“幼儿园的树木”的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含3个子活动),要求写出总目标,每个子活动的名称、目的和主要环节。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
李老师第一次带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问题: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
(2)请分析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的可能原因。
2、材料分析:
小班入园第二周,王老师发现小雅在餐点与运动后,仍会哭着要妈妈。老师抱她,感觉她身体绷得紧,问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摇头。老师又问:“要不要去大 便?”她点头。老师牵她到卫生间,她只拉一点就离开了。过一会儿,她又哭了。老师给她新玩具,和她玩游戏,但她的情绪还是不好。离园时,老师与她妈妈约 谈,了解到小雅在幼儿园拉不出大便。
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师蹲下轻声问:“小雅是想上厕所了吗?”她点头。老师带她上厕所,她又只 拉一点就站起。“老师陪你多蹲一会儿,把大便都拉出来,好吗?”小雅又蹲下,但频频回头。这时,自动冲厕水箱的水“哗”的一声冲出,小雅“哇哇”大哭,扑 到老师身上,老师紧紧地抱住她,轻柔地说“老师抱着你拉,好吗?”
老师将水龙头关小,把小雅抱到离冲水口远一点的位置蹲下,小雅顺利拉完大便。连续一段时间,老师们轮流陪小雅上厕所,并且给予指导和观察小雅的如厕情况,让小雅学会如何使用厕所的冲水装置。小雅开始适应学校的厕所,发出久违的笑容。
第 2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
2、C 幼儿在1-3岁,主要是自主对羞愧,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 3、C
4、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表现的是幼儿的言语能力,不能说明语音意识的产生。 5、D
6、A语言激励法即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7、B 8、A 9、A 10、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的,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是难以弥补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个体非常重要。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认识和掌握儿童不同生理成熟的时机,有利于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契机,即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答案如下: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1)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是: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③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学前期就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②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精力充沛地游戏和活动,并且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
③无关刺激的干扰。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显得非常重要。在环境的布置上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电话声、鸟叫声等,都会成为幼儿注意分散的外在的无关刺激。另外,教室的室温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 (2)注意转移的能力差。幼儿在从事新的活动时,心理还“惦记”着前一个事物,出现注意的分散。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
(3)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教师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不仅有助于幼儿维持注意,防止注意的分散,而且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减少疲劳,提高活动兴趣,产生愉陕情绪,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4)幼儿的“多动”现象。“多动”与“多动症”是不同的概念。近年来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多动症幼儿比起同龄的孩子来说,注意力更不稳定,动作显得更多,重的还容易出现过失行为。多动症不是家长或教师能随便下结论的。上述多动症的特征中,注意力不稳定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表现。不能以一两个特征给幼儿冠以“多动症”,即便有医学的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的检查、心理测验等都不是能从表面看出来的。对此,教师要审慎对待幼儿的多动现象。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1)中班幼儿高级情感发展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道德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幼儿喜欢告状,具体原因如下:
①道德感主要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幼儿道德感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幼儿接触到不同的人和物,慢慢的由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发展成为开始自己独立进行评价。
②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中班幼儿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教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幼儿产生相应的情绪。所以说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比较突出。
(2)到了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明显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的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有鲜明的不同情绪,道德感的发展趋于稳定。
②大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体现在他们更加的关注到爱小朋友,也有了基本的集体荣誉感等,对各项事物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所以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 2、答案如下:
(1)教师的职业特点;
(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3)良好师幼关系的意义及分离焦虑的解决;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答案如下:
(1)在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的分散。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一般说来,引起幼儿注意分散有以下原因:
①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要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例如,小班幼儿集体集中活动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那么,教师就不能让幼儿在那里坐20-30分钟,而且活动也不能是只让幼儿坐在那里听。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