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单元教材分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家园”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组教材围绕了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当狼被消灭后,鹿群也开始衰弱的故事,说明了自然界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记叙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深深地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类应该珍惜和热爱土地的强烈感情。《青山不老》记叙的是一个山野老农,他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作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行为。 单元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认写25个生字,并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掌握学习常见说明文的一些方法。 3.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5.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单元教学重点: 1.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2.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单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单元课时安排: 《只有一个地球》2课时 《鹿和狼的故事》1课时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课时 《青山不老》1课时 《回顾·拓展四》4课时
13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学生活动单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1.看课文中的图片,想想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 2.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活动一: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 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 2.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学习易读错的词语:薄薄、扁舟、恩赐、提供、枯竭。(注意“赐”、“竭”的写法) 活动二: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内容? 2.谈谈初读感受。 3.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活动三:抓住美丽,感受可爱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美丽可爱。 教师导学案 一、激趣导入,直奔主题 1.教师让学生看课本中地球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她吗?对,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 2.说一说你眼中的地球。(形状、外观、资源、生物)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还要在地球前面加上四个字,你们说是哪四个字?(板书) 4.说说为什么“只有一个”? 二、走进课文,走进地球 活动一: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不懂的字词和同学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读课文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2)重点出示学生易读错的词语:薄薄、扁舟、恩赐、提供、枯竭。(注意“赐”、“竭”的写法) 活动二: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内容?(教师板书: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 2.生谈初读感受。 (可以从对地球的喜爱、赞美去谈,也可从地球遭受破坏的角度去谈。) 3.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活动三:抓住美丽,感受可爱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美丽可爱。 (1)默读勾画描写地球美丽可爱的语句。 (2)理解、体会,写出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1)默读勾画描写地球美丽可爱的语句。 (2)理解、体会,写出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1)“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①重点抓住“晶莹”、“水蓝色纱衣”体会美丽可爱。 ②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读出对地球的喜爱之情)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说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①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②理解“母亲”和“摇篮”。 ③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句。 3.感受美丽可爱,练习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4.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5.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 【检测反馈】 1.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1)“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①重点抓住“晶莹”、“水蓝色纱衣”体会美丽可爱。 ②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读出对地球的喜爱之情)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说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①明确:这句话运用比喻的写法,将地球比作了”母亲”和”摇篮”。 ②理解“母亲”和“摇篮”,体会美丽可爱。 A. 联系实际,体会“母亲”和“摇篮”的本意。 B. 结合课文体会作者为什么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 ③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读出对地球的赞美、热爱) 3.感受美丽可爱,练习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4.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5.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 (4)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13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学生活动单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活动方案】 课前准备 搜集地球遭受破坏的一些资料。 活动一:自由阅读,再次感悟 1.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我们能移居别的星球吗?为什么? 2.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活动二:碰撞思维,大胆创新 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 独立完成,交流发言。 活动三:再次阅读,深入理解 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教师导学案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预设以下活动 活动一:自由阅读,再次感悟 1.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再理解重点段落) 2.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活动二:碰撞思维,大胆创新 1.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 如: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 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 为了生存,保护地球。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活动三:再次阅读,深入理解 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2.学生交流、汇报 “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3.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同时”? 三、教师小结 【检测反馈】 四、布置作业 1.读词语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1.读词语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2.理解“渺小”和“贡献”的词义,2.理解“渺小”和“贡献”的词义,体会这些词在句子体会这些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中的作用。 3 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3 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交流。 4 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4 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感。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