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精编】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坐标图像题练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一 坐标图像题

识图、读图及用图表示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是近几年中考化学考查的主要能力之一,对这种能力的考查通常借助坐标图像题来完成。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化学情景;二是看懂图像所描述的化学意义。首先要搞清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然后分析相关变化过程,对图像涉及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再判断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图像是否符合。重点要抓住关键的三点(起点、转折点、终点)、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

注:与溶解度曲线相关的坐标图像题分析详见P45。 类型一 与溶液有关的变化图像

1.物质溶解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

一定温度下,向一过程 定质量溶剂(如水)中加入A 一定温度下,向A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 一定温度下,向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 一定温度下向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 图像 溶质A的质量始终溶质A质量(质量分数)从零开始不分析 断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溶质质量(质量分数)不再增大 开始时,随着A的溶解,溶质(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起点时大于零),达到饱和后均不再改变 原溶液饱和,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不变,随着B物质的溶解,溶液质量不断增大,当B达到饱和后,溶液质量不再改变,故溶质A的质量分数先减小,后不再改变 2.溶液稀释或升高温度时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 1

将溶液升温 过程 溶液稀释 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 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不饱和溶液) 图像 随着水的加入,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分析 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逐渐接近于0,但不会等于零 3.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图像 过程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NaOH(或浓硫酸等)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铵等 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及溶质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均减 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在溶液达到饱和之前无固体析出,溶液达到饱和后,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减小 质量分数均不变 小 图像 分析 物质溶解放热,则随着时间的变化溶液温度先升高,后恢复至室温 物质溶解吸热,随着时间的变化溶液温度先降低,后恢复至室温 类型二 溶液pH的变化图像 酸碱稀释过程的pH变化图像 分类 酸性溶液稀释 碱性溶液稀释 酸碱中和反应过程的pH变化图像 向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 向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 图像 2

溶液pH由小于7的某个数值开始,逐渐增大,分析 但溶液始终显酸性,溶液pH只能接近7,而不溶液pH由大于7的某个数值开始,逐渐减小,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pH只能接近7,而不起点时,pH<7,随着碱溶液的加入,pH逐渐增大,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碱溶液,溶液显碱性,pH>7 起点时,pH>7,随着酸溶液的加入,pH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酸溶液,溶液显酸性,pH<7 能等于或大于7 能等于或小于7 技巧点拨 从反应曲线判断是酸加入碱还是碱加入酸:首先要根据图像起点pH的大小来判断起始溶液的酸碱性,然后根据曲线的走势和pH的变化确定加入溶液的酸碱性。

类型三 金属和酸、盐反应的相关变化图像 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的变化图像

分别向等质量、举 例 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Zn粉和Fe粉至过量 图 像 金属活动性越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与酸反应的越快,曲线越陡,越先将酸消耗完,由于金属足量,酸一定,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强,金属与酸反应的越快,开始时曲线越陡,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之比越大,最终产生的气体越少,曲线位置越低 开始时,金属过量,酸完全反应,加入等质量的酸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曲线重合,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之比越大越先反应完,最终产生的气体越少,曲线位置越低 将足量的镁片、铁片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向等质量的铝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滴入浓度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的化合价之比越小,等质量的金属与分 析 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大,曲线越陡,越先将酸消耗完,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溶液质量变化图像(详见P56) 类型四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图像

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

3

分类 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像 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 图像 (1)若只发生一步反应,则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大;当反应结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分析 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A所示;若反应物完全反应,则图像如图B所示 束后,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如图C)。(2)若可能发生两个反应,则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先发生反应的生成物质量变化图像如图C,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如图D 知识拓展 (1)酸、碱、盐溶液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一般优先于该酸与盐的反应。如:

①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HCl时,HCl先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等NaOH被反应完后,HCl才能和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气体的坐标图像如图D所示。

②向稀盐酸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NaOH先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NaOH才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生成沉淀的坐标图像如图D所示。同理,若溶液中有酸时,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CaCO3、BaCO3、Cu(OH)2等沉淀。

③向一定量的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因此能马上产生沉淀,当硝酸钡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生成沉淀的坐标图像如图C所示。若反应物中分别含有Ba和SO4(或Ag和Cl),则反应物一开始混合即有沉淀产生。

(2)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表示某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则各种物质的质量变化之比应符合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其他质量变化图像

2+

2-

4

(1)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及密闭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某种元素的总质量、原子总数等不发生变化,其变化图像如图A所示。

(2)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图像

①固体完全反应转化为气体,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B所示。如一定质量的碳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等。

②若反应除了生成固体,还生成气体,则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生成的气体逸出);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如图C)。如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H2(或CO、或C)还原CuO(或Fe2O3)、加热KMnO4或KClO3和MnO2的混合物等。

③若固体与气体反应生成固体,则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加;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即剩余固体的质量=反应前容器内固体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其变化图像如图D所示。如Mg、P等在氧气中燃烧,Fe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加热铜粉等。

3.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相关的变化图像

固体颗粒大小(等质量、催化剂(用一定量的过氧影响因素 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颗粒大小不同的碳酸钙或活泼金属与相同浓度等质量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反应物浓度(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碳酸钙或活泼金属与不同浓度的足量盐酸反应) 图像 其他条件相同,固体颗粒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其他条件相同,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分析 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类型五 与CaO相关的变化图像 过程 图像 分析 CaO加入水中后,CaO+H2O=== Ca(OH)2,生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CaO 成的Ca(OH)2溶解在水中,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达到最大值;继续加入CaO时,CaO与水反应放热,且消5

【2020精编】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一坐标图像题练习

专题一坐标图像题识图、读图及用图表示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是近几年中考化学考查的主要能力之一,对这种能力的考查通常借助坐标图像题来完成。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化学情景;二是看懂图像所描述的化学意义。首先要搞清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然后分析相关变化过程,对图像涉及的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再判断各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与图像是否符合。重点要抓住关键的三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6ved7dgav3qhtz4wh2h1h1yk7phau00sg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