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余华《活着》的思想内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余华《活着》的思想内涵

【内容提要】《活着》叙述这一个平常而深刻的故事,叙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一个人忍受各种苦难活下去的勇气;讲述了苦难的价值与人的伟大;讲述看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他教会我们通过泪水去观察微笑,通过苦难来体会生存得乐趣。人只要一天不死就得好好活着,因为“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

[关键词] 余华 小说 思想内涵

余华生于浙江杭州,长于海盐。父母都是医生。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中学毕业,曾在一家镇上的医院任牙医。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处女作《星星》发表在《北京文学》1984年1期。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现定居北京,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在劫难逃》,《世事如烟》,《古典爱情》,《黄昏里的男孩》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同时也是余华在1995年的创作中唯一一部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活着》用逼近生活的凡世俗事,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而死亡仍是其中的一大主题。但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却是余华所要表达的绝对真理。

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来诠释余华《活着》思想内涵。

一、坚忍是活着的力量

“这里讲述的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而要我们学会的是如何不去死。”《活着》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在讲述死亡故事的同时,也让读者思考面对

如此困境,该怎么活下去。余华用简洁明了且朴素的文字将老农福贵的人生搬上文学殿堂。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故事,一个由老农福贵所讲述的一个故事。读者和作者似乎都坐在老农身边,听他娓娓道来他那坎坷的一生。没起伏的语调,没激烈的情绪,更没有沮丧埋怨的哭声,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祥和。故事的主角明明就是老农本人,却“听着听着”就会觉得老农又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或许正是因为他太平静,太冷静,所说的语言对于他来说似乎都是无关痛痒的才会让人难以置信,从而思考为何面对如此坎坷的一生,老人却能如此淡定?是麻木,抑或是其他?我想应该是坚忍。

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是福贵人生的记录,篇幅虽短,却能把福贵的一生写的淋漓尽致、活隐活现。没有华丽的词藻,丰富多彩的语言,没有精心雕琢堆砌的文字,更没起伏跌落、层出不穷的情节。有的只是浅显易懂的语句,平淡朴实的话语以平白无华的语言文字却能刻画富贵不平凡的一生 。富贵的一生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因为一连串的死亡始终贯穿他的一生。他亲眼目睹至亲之人是如何一个个从自己身边里去,又亲手为他们建碑立墓。从父母到妻儿再到女婿外孙,从老到小,没一个能留下来陪伴他走过他余生,又或者说没一个人替他善后的。一生中经历七次与至亲之人的生离死别最后只留他自己一个人孤苦零丁的活着。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七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而他却没那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老牛在没犁完所有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她的生命提前逃离的。无论他想与不想,都得留下来活着,因为这就是他的命运。

再看《活着》的过程中,我们似乎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是福贵活着?福贵为何不死?是不是《活着》得像郭敬明的《幻城|》及《梦里花落知多少》般只留一个人来等故事散场,收拾残局,讲述其他人物不平凡的死亡以更显悲剧特色?可《活着》算是悲剧吗?不算,《活着》只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才会感到隐隐不快的小说,但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

酷造成的,而且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去儿女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情节并不具备轰动性,甚是稀松平常而已。在1998年的一次访谈当中,余华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这个人就是福贵”。福贵有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然而他活着。将近四十年的人生中,他不断地经受人间的各种苦难,面对了与一家四代人的生离死别,是一个痛苦至极的人。他本应该死掉,可他活着,甚至只为活着而活着。正如作者所说的: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可这有意思吗?其实,没有什么有没有意思的。就像一头牛在没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因为这就是他活着的使命。即便是孤苦,即便是艰难,但活着就要努力地活着。书中福贵说:一个人命再薄,只要想活着,怎么也死不了。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于是活着的本身就包含了对生活一切的坚忍。无论是苦难,生离死别,或是穷困潦倒,活着就得好好活下去,即使只有只身一人,就算跪着走,也要将剩下的人生路走完。

福贵在身边的一个个离去后人活着,仍选择带着伤痛继续往前走,即便是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也一样,人常说:这就是命。其实这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坚忍,对生活的一种坚忍。只是传统的中国人习惯将之实俗化而已。或许将生活中的一切困难、挫折、艰辛、坎坷、痛苦、悲哀等归之为“命里有时终须有”,或许这样人们的心会更安分一点,接受它们也会变得理所当然一点。因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人力改变不了,既然改变不了就只能接受。这需有一点“认命”的颓丧思想在其中。只是人生在世,有时何尝又不是“认命”一点好呢!福贵说:“做人还是平常一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在福贵眼里“平凡是福”“认命”是活下去的力量。但平凡大众当中的那种认命态度何尝不是文人所说的那种坚忍!福贵就是亿万中国农民中的一位,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中国农民的代名词。在中国广袤辽阔的大地上,在亿千万中国人当中,福贵只是其中的一个普通代表。生活中什么人都不缺,更不缺像福贵有着这样人生经历的平凡人;身边什么人都有,像福贵这样坚忍活着的人更是屡屡可见。福贵的存在只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他代表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在那个时代的普遍所有。

对福贵这些平凡人而言,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就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他们虽没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他们一生所要做的不是与命运、苦难进行抗争、喊叫,更不是以死来证明其生的伟大;相反的,他们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文本最后,福贵与一头牛相依为命,怡然自乐,似乎是一种宁静平和,但透过这表面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无追求和绝望。而《活着》就是通过福贵来讲述那时的人民是如何熬过来的;是如何在时刻遭受着苦难与死亡的威逼诱惑,没有顺从,没有屈服,而是选择忍耐、承受的方式与苦难及死亡进行抗争。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与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困难和挫折,生离死别和痛苦不堪。

坚忍,活着的力量。

二、真情是活着的信念

在韩国的某部电影当中,主人公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我只想为家庭好好的活着,只想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好好活着而已、、、、、、。而《活着》中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活着》中的世间真情处处可见,亲情、爱情、友情俯拾皆是。对于《活着》的人当中,这些真情便是他们活着的信念。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这些牵挂才会有想要活下去的坚忍与勇气。

(一)苦难中的亲情

在《活着》当中,亲情是其的主旋律,虽然福贵苦难不断,但一家三代浓浓的亲情贯穿始终,忍受苦难却不孤独。福贵在输光家产后,家珍并没有埋怨,只是跟他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他娘那时却还在心疼他,没怪他却怪他老爹,只对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而他爹虽气他却也没对他怎么样,只要求让他将债务换成铜钱挑去还债,目的是让他知道“钱来得千难万难”而已。

祖祖辈辈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家财就这样散尽了,家可以说是破亡了,但只要人还在,只要人还好好的再穷也会幸福。福贵被拉去从军后,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仍在枪炮声中,在又冷又饿的恶劣环境下坚忍的活着,因为老劝说过:“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所以他“想着自己的家,想想凤霞抱着有庆坐在门口,想想我娘和家珍。”正因有了对他们的牵挂、亲情的羁绊,福贵有了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的信念,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再见家人的希望在。

凤霞因为家穷,有庆上学没钱而被迫送人。在被领走的的那一刻,眼里充满对这个家的不舍。因为在她眼里,家再穷,父母再贫贱,家仍是她的家,父母仍是他最爱的父母,小弟仍是他最不舍的小弟。所以就算养父母对她再好,她在那边的生活再富裕,也比不上有亲生父母和小弟在的那个“狗窝”。于是她在几个月后独自连夜跑回家,即使路再黑再远再难走,即使露水再浓再重再冷,她都无所谓。因为路的尽头是她渴望的那个家。福贵在送她回养父母家时,凤霞没有哭,只是眼睁睁地看着福贵。福贵在伸手去摸她的小脸时,她也伸手去摸福贵的脸,仿佛要将父亲那张脸深深记住似的,仿佛在对福贵说:爹,我不怪你。福贵在那一刻便决定:“就是全家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凤霞在见福贵背着她往回走一段路后突然紧紧的抱住福贵,因为她知道她可以回家了。那一刻,凤霞是无比幸福的,因为在孩子眼里,没什么可与父母对自己的不舍和关爱相题并论。

有庆死了,福贵在抱着他回来的路上走走停停,累了想把有庆放在背上,可心里就发慌。生怕他突然醒来他不知道,生怕儿子不知谁背着他而害怕,所以“不能不看着他”。因为怕妻子受不了打击,决定一个人悄悄把有庆给埋了。他用衣服把有庆包好放在坑里,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捡出来,因为他怕石子烙疼有庆的身子。这浓浓的父爱,这无微不至的父亲情在此刻显露无疑。

看着《活着》,有时就在想,其实活着本来就没什么重大意义吧!大家也都是为了能更好地生活而每天要求自己不断向上,不断披荆斩棘地勇往直前吧!这本来就是生而为人的本份、本职,来到这个世界就得对得起上天赋予你生而为人的使命。无论生活多苦多难多坎坷,只要你还在的一天,你都的往前继续走下去。福贵是如此,我们新一代中国公民更应如此。

(二)苦难中的爱情

如果说亲情是《活着》的主旋律,那爱情则是《活着》的主线。在《活着》

余华《活着》的思想内涵

余华《活着》的思想内涵【内容提要】《活着》叙述这一个平常而深刻的故事,叙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一个人忍受各种苦难活下去的勇气;讲述了苦难的价值与人的伟大;讲述看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他教会我们通过泪水去观察微笑,通过苦难来体会生存得乐趣。人只要一天不死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6u4950f7i5nrap1sko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