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基无银(CuNiSiFeB)钎焊料,由于其性能优良,成本较低,在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这类钎料是复杂多元合金,脆性较大,即使制备过程中采用热拉,也很难加工到φ2.0mm以下。因此,其成材率低,相应的增加了成本,限制了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

电塑性加工不仅可以降上述材料的变形抗力,减少退火次数,还可大幅增加材料成型极限,特别适合于加工金属/金属复合线材及难变形材料丝材、薄壁管及异型件等。 技术发展重点:双金属复合线电塑性加工制备技术;多元合金线材的电塑性加工制备技术。关键技术参数:在金属复合线材加工方面,研究在不同电流密度,不同频率,不同占空比,不同方向脉冲电流等参数下材料加工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界面演变与电参数间的关系,结合微结构分析,确定电参数对复合材料体系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最终获得可有效实现电塑性效应并可控制线材中金属-金属界面的最宜电参数。在多元合金线材的电塑性加工制备方面,通过研究不同电流密度,不同频率,不同占空比,不同方向脉冲电流等参数条件下拉拔力与材料合金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电参数对合金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研究电参数与合金变形区中的物质波的振动特性之间的弹性共振关系,确定可发生最大电塑性效应的参数。

7、先进材料制备技术

发展先进制备技术不仅会促进和带动一系列新材料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大大地改善现有材料的性能,满足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各方面的需要。主要研究极端条件下有色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非平衡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技术;有色金属短流程近净成形制备加工技术;半固态金属加工制备技术;高性能低成本粉末冶金材料的精密成型技术;材料表面改性与强化技术。

8、实用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是超导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实用化超导材料主要分为低温超导材料(以NbTi和Nb3Sn为代表)、中温超导材料(以MgB2为代表)及高温超导材料(以YBCO和BSCCO为代表)。在国家持续支持下,“十一五”期间,我国低温超导材料已实现了产业化生产,高温超导材料目前正处于产业化初期。高温超导材料在材料基础研究和工艺研究方面都有长足进展,材料性能也进一步提高,领域进展的特征仍然呈现为由材料工艺技术的进步转化为大规模的样机试验技术。同时低温技术(主要指制冷机)的进步加快了超导技术的应用研究和示范进展,低温技术引入超导系统使得这一综合技术的应用更便利和简洁。总体看来,目前我国超导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在低温超导材料产业化、超导强电应用技术、超导弱电应用技术等方面可以达到国际水平,但是在超导材料与技

36

术研究发展总体水平,尤其是在YBCO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和电力、医疗设备、国防装备等领域超导技术应用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未来数年将是超导材料实现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的关键时期,超导材料研发和应用的国际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应继续围绕国际重大科学工程项目进行高性能低温超导材料的研究,保持我国在低温超导材料领域的研发实力并逐步扩大产业规模。随着高温超导材料实用化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把第一代高温超导带材(Bi系带材)和MgB2线材真正推向产业化,并在中国形成一定的产品规模。未来几年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YBCO涂层导体)将继续占据高温超导材料研发的中心位置。迅速跟上世界研发的水平并很快着手我国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产业化将是近期的重要目标。我国超导材料产业化的发展也将推动超导材料的深入研究,同时带动低温制冷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9、有色金属新材料

(1)智能材料:智能材料能在特定的结构环境中感知环境刺激(热、磁、电等)并做出主动反应,提供驱动动力或控制源。重点研究:形状记忆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压电材料的高性能化和精细制造技术;材料的系列化和标准化研究;智能材料的测试、综合评价和数据库建设;智能材料的结构复合和主动控制技术;智能材料和结构在航空航天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系列开发等。

(2)生物医用材料:重点研究:无致毒致敏元素β型钛合金生物学评价与材料标准化;镁合金生物体内降解控制与生物学评价;钛合金及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关键介入产品和骨科植入物的系统应用研究、科学设计与精细制造技术;齿科用钛合金和贵金属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技术;生物医用有色金属材料及器械的表面涂层改性和表面活化技术;贵金属药物材料等。

(3)纳米材料:研究纳米有色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技术;面向化工、机械、冶金、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开发纳米复合材料(含纳米阻燃、强化等)、纳米功能涂层材料、表面纳米功能化技术,显著提高传统材料性能;开发基于量子效应的新型纳米电子、光子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发展太阳能高效利用的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技术及微动力源。

(4)信息功能材料:重点研究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Ⅲ族氮化物、SiC、ZnO等)及其制备技术;海量存储材料、光子晶体材料等新型光电子材料和技术;光通信、光网络用光电子材料;半导体照明、平板显示等关键材料及器件;传感器及新型元器件关键技术。

(5)新型催化材料:有色金属具有许多特殊性能,作为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石

37

油、化工、环境等领域。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发动机、欧4标准超低排放和多元燃料如乙醇、天然气等发动机汽车尾气净化催化材料;生物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处理用催化材料;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等领域应用的新型高效催化材料。

(6)高效能源材料: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容量储氢材料技术;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关键技术;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发展高效能转换与储能材料。

10、有色金属工业低碳排放技术 (项目征集中)

七、实施措施

实施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首先要执行和享用好国家有关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发展的配套政策,主要是: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等政策。其次,针对有色金属行业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基础条件不强,优秀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紧密结合规划中确定的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前沿技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1、加快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根本途径。当前,国家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营造了优越的环境。面对新形势,企业要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组建研发机构,联合科研院所、大学建立实验室、产学研联盟、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各类技术创新机制,增强创新能力。同时国家科技计划要更多的体现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的研发任务,建立由企业牵头组织项目立项、科研院所和大学共同参与实施的长效机制。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地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研究机构的活力,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能力,也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在显著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科研院所和大学要积极围绕行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促进院所之间、院所与大学之间的结合与资源集成,发挥科研院所和大学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的主力军作用。针对科技中介服务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能力差等问题,大力培育有色金属行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更好地开展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38

2、广泛培养和汇集优秀科技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科技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今天,要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能力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要依托重点科技项目、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加大优秀人才培养力度,特别要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大学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研究开发能力和探索精神。企业要制定实施激励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硕士、博士到企业创新和创业;以研究开发项目为纽带吸纳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技人员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多渠道培养和汇集科技人才,建立起科技人员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创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

3、强化科技创新投入

研究开发资金投入是持续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在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条件下,有能力保证科技经费稳定增长。对有色金属特色行业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承担的国家各类重点科技项目、人才培养等更多的给予关注、重点支持。在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企业要坚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增强创新的内在动力;更要清醒认识到今天的投入就是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投资,具有战略意义。因此,企业要千方百计筹措科技发展资金,企业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要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到“十二五”末期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

4、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包括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研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等组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支撑行业科技创新。根据有色金属特色领域,国家要增加投入,依托重点科研院所、大学和大型企业,增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研究开发基地,购置科学仪器和设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的数字平台,促进科学数据和文献资源共享,推动科学研究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建立并完善行业、国家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和分析、检测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科技资源共享制度,针对不同的科技条件特点,采用灵活的共享模式,打破当前条块分割、封闭和重复分散的格局。

5、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在铜铝铅锌节能减排技术研究、钨及硬质合金高端产品开发、国内外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利用、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和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制备等重点领域,做好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工作,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增强有

39

色金属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协会已组建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8个,各联盟要做好研发项目规划,安排好行业重大共性技术开发、中长期储备性技术研究和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三个层次的项目实施。同时按照联盟要求,制定好构建方案和协议、制度等发展机制,为在若干重点技术领域实现产学研持续结合,推动关键技术的持续创新做贡献。

八、政策建议

1、对用量较大的金属(铜、铝、铅、锌、镁等),国家应采取积极政策和调控措施,作好长远规划,进一步提升企业装备技术水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撑;对部分小金属(钨、钼、钽、铌、铍、锆、稀土等)作为战略金属,受到各国政府的严格控制,需统筹规划,加大科研投入,并应建立相应政府储备机制。

2、加强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加快制定“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管理办法”、“容器和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法”、“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等重要法律文件,以指导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统计体系,规范统计信息,为国家、行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3、推进再生产业示范项目建设,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通过国债贴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一批具有影响力、带动力的再生有色金属工业示范项目,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加大科研开发投入,提高再生产业技术支撑能力:设立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专项,形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

4、改善进口管理,充分利用国外废旧有色金属资源,进一步完善废杂有色金属进出口管理机制,构建废旧金属国际采购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或收购海外回收系统。推进全社会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支持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加工园区建设。

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能力,调动行业内各种力量,组织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队伍,按照统筹规划、整体安排、联动实施的原则开展行业内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并努力使成果惠及整个行业。

协会科技部 二〇〇九年十月三十日

40

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基无银(CuNiSiFeB)钎焊料,由于其性能优良,成本较低,在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这类钎料是复杂多元合金,脆性较大,即使制备过程中采用热拉,也很难加工到φ2.0mm以下。因此,其成材率低,相应的增加了成本,限制了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塑性加工不仅可以降上述材料的变形抗力,减少退火次数,还可大幅增加材料成型极限,特别适合于加工金属/金属复合线材及难变形材料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6pmt5xyhz62h60030s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