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救助的反思
—以太原市救助站为例
2009062004 董航
社会救助,本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态度,一种利已利于社会的助人 行为,它的产生,意味着我国的社会帮扶意识在国人的头脑中不断深 化开来,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寓示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制 度在不断地趋于完善,国民经济的强大增长力为其实施上运行提供了 有效的物质支持,然而,我们试曾反思过这种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的社 会行为,是否存在着某些不足与需改善之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所表 涵的意义与我们现实生活中需要救助人们的现状, 与协调一致。
十一月末,学院老师带领同学们,对山西省太原市救助站进行社 会实习调查,此次实习让笔者对于当前的社会救助有了一种反思的态 度,社会救助站,本身所表达的含义是对社会中弱势群体及绝对贫困 和相对贫困群体采取的一种生活上的扶持与帮助。 但是作为社会中弱 势群体的他们,真正能够切身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的人又有多少呢? 在太原市的迎泽大街和长风大街的道路两侧人口密集处,
人们可以发
并未形成一种吻合
现社会上的乞讨人员与社会急需救助人员随处可见, 他们难道不正是 我们救助站需要救助的人员吗,不正是我们所谓的社会弱势群体吗。
救助站的党委书记,在具体的介绍过程中,提及到当前太原市救 助站的社会救助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其将受助者接回救助站内进 行社会救助,另一种是在其本人不愿回到救助站点进行救助的情况 下,进行
对其提供相应的食物与生活用品, 可是为什么那些急待社会 救助的人们不愿来到社会为其提供的救助站进行救助呢,难道是因为 他们享受孤独感与饥饿感,抑或是一种对未知生死的期待,与此同时 党委书记在提及院内设施时,说到现在正在建设一幢五层楼高的星级 宾馆建筑,我们在参观时,也可以看出院内的建筑足够气势,如此美 轮美奂的建筑,为其救助者提供食宿,实在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 服务,相关民政部门规定,救助站内为救助者所提供的食物标准制定 在低保贫困水平线之下,星级的住宿、贫困的事物让人不得不对于当 前中国的社会救助体制本身产生质疑。
需求救助者本身是一些社会地位较低,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人 群,让其居住在一幢相当于星级宾馆的楼房中,鲜明的现实对此,对 其救助者本身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落差。星级宾馆的住宿对 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一种奢侈,更何况对于这些被视为社会 弱势群体的他们来说,更是一种企及,即便是现实,他们的生活习惯 与日常习惯难道能够其正的适应这种高端品质的生活方式吗,
如此优
越的住宿条件竟然还有部分救助者不愿对其实施救助,如果救助者本 身不存在问题的话,这恐怕要将其问题的源头归咎于当前的社会救助 体制上来。
在救助站内的救助警示牌上写到“救助者本人在站内停留时间不 得超过10天”。在此期间,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与其救助者所在地方的 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后,将其遣送回救助者所在地,但是上述情况,我 们只能对那些有身份证明,有户籍所在地的救助者而言,相较之下,
对于一些没有身份证明的救助者来说, 在其短暂的十天救助之后,他 们的生活又将如何,在其星级宾馆般的建筑中度过十天的上层社会生 活后,是继续乞讨还是另求他路的接济生活, 恐怕那时只有救助站本 身才能知否救助者将何去何从,若按相关的部门规定,将无身份证明 的救助者送至本市的福利机构,可是这些外来的人员假使能够进入这 些机构,但是熟人社会中地区观念极强中国人顾有的排外意识,
能够
接纳这些体制之外的外来人口,以此同时在救助站内外的上层生活与 下层生活是一种鲜明的对比,宾馆般住宿与露宿街头又是一种现实的 对比,斥资巨大费用营建这样一些豪华建筑, 真正能够体现利民惠民 的政策吗,如果我们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加大制度与 人员培养的建设,想比那时产生的社会救助效果会得到一种最优化的 体现,外在的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不必过度铺张浪费,救助者本身 需求的是一种帮助,而非享受。
救助站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性质的政府部门, 不但需求我们工作人 员有助人意识,更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为支撑,能够对其不同类型的 救助者施以社会救助,党委书记在介绍该单位的人员年龄结构与文化 素质时,谈及到现在救助员工的平均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 且文化素 质普遍不高,而且大多数员工所学的知识与社会救助专业不对口,
所
以在此实施过程中,只是一昧的对其救助者提供食品及相关物品的传 统帮扶救助,并未能够对社会救助者及时进行专业及有效的心理疏导 与减压,假若我们工作人员只是对其生理上的需求予以解决的情况 下,心理的问题及压力会愈此沉积下来,进而形成心理疾病,危害个 人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