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xx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一、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知识层面上看,本课的知识目标主要有“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征”。从能力目标上看,本课的能力要求是“了解”和“认识”,前者属于识记层次,后者属于理解层次。另外,认识还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夏、商、周的更替;夏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
2、能力培养:
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通过对分封制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深入了解,达到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宗法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根据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来回归历史,掌握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的内容。学会融会贯通。
3、思想认识: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了解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统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都
1 / 7
是为了加强其作为统治者的地位。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无论哪个制度,其实都是统治者压迫和统治人民的工具。
三、过程与方法
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1)分封制(2)xx法制 2、难点
本课是高一历史的第一节课,容量是以前所学课文的三倍以上,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讲述三节课以上的内容,又需要学生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xx法制和分封制以及西周的礼乐制度的联系 探究两个主要问题:
⑴xx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什么? ⑵xx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明确三个主要概念: 世袭制,xx法制,分封制。 教学过程:
2 / 7
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掌握朝代更迭的顺序,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帮助。
导入新课前,列出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参照课文的课前提示,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所在。
“早期政治制度”中“早期”的含义指的是“先秦时期”实际指的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了国家才有政治,中国国家是如何出现的,由此导入新课:“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明确这段时期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是:生产力的进步带动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和阶级、权利等相关信息特征的出现,为国家的出现,也为由“家天下”到“公天下”的出现埋下伏笔,而这也是《礼记》中的由“大同时代”向“小康”时代的过渡时期。
简要介绍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及夏商周的朝代变迁的历程 重点讲解下两个问题: 1、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2)主要内容:
①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对象是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②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3)特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4)作用:
3 / 7
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通过分封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因此得到了加强。 提问学生:分封存在的隐患,为后面的“礼崩乐坏”提供一定的背景。 2、xx法制 (1)核心内容:
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2)特点:
大宗永远是小宗的领袖,因此,诸侯(小宗)永远要服从天子(大宗),而卿大夫(小宗)永远要服从诸侯(大宗)。
宗法制度是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的,它试图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周天子及其继承者,从君统看,他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从宗统看,他又是天下的大宗。
(3)作用: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宗法制度一方面用血缘关系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血缘关系限制人们的社会关系。
利用各种材料使学生理解宗法制,以及宗法制度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的影响
介绍礼乐秩序,使学生xx
4 / 7
礼、乐的结合不仅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所以,“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西周通过礼乐制度来维持和加强社会等级秩序,小结:围绕课前提示进行复习巩固。
随堂检测: 一、xx:
1、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B)
①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②私有制发展的结果③阶级对立的产物④统一国家的需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B)
A、夏民后裔 B 、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3、在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B) A、设置官员 B、自称天子 C、建立武装 D、征派赋役 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D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5、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C)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