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 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 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 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 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 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 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 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2. 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老子首先把“道”从“道路”“天道”“人道”等概念中抽象出来,使“道”成为一哲学上的形上范畴,并建立起以“道”为本源的宇宙 论与本体论相结合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母”,是与“万物”、“有”不相同的“无”,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他还进 一步说明了“道”创生万物的历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老子把“道”视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动力。他进而对“道”如何促成世界运动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思考,提出“反者道之动”的思想。从这一思想出发,他又考察了经验世界的运动变化,揭示了其间辩证法。

4.老子又由对于“道”的形上思考,开出了“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第四章 墨子建构的墨家哲学

1.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从儒家中分化出来,成为墨家学派的开创者。他与后学的思想与著作,保存在《墨子》一书中。

2.墨子面对社会的大变动,提出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其内容表现为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十大主张构成了墨家社会政治理论的基本纲领。

3.“兼 爱”是墨子十大主张的核心,也是墨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根本标志。“兼爱”的基本含义是视人如己,不分亲疏远近、贫富贵贱,同等程度地爱一切人。这与孔子讲 “仁爱”所主张的“爱有差等”、“推己及人”有显著的不同。墨子主张“兼以易别”,用平等的无差别的爱取代有差别的爱。

4.墨子在认识论上提出“三表法”,认为判断言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有三条:“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一思想表现出鲜明的经验主义特征。

第五章 孟子的心性理论

1. 孔子之后,心性问题成为儒家学者探讨的一大问题,他们对此作了形上的阐发。在《性自命出》中提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命题。在《中庸》中提出了“天命 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思想。而在《大学》中则把心性修养向外推扩,提出一套由“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到“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2.孟子对于发挥儒家的心性理论贡献尤大。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其思想保存在他与弟子们共同完成的《孟子》一书中。

3. 孟子承继孔子、子思一脉的思想并使之得以深化与发展,其根本点在于把孔子提出的“仁”诉诸“不忍人之心”(又称“恻隐之心”),由“不忍人之心”建立起性 善论。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

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而“心”与“性”的最后保证,就是“天”。他说: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而知天矣。”

4.孟子由性善论出发,建立起“存心养性”的道德哲学和施行“仁政”的政治哲学。其中,“养吾浩然之气”的人格修养,“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

第六章 庄子的精神追求

1.老子以后,道家思想大体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以个人生命为中心,一是以社会政治为中心。稷下道家发展了后者,杨朱、庄子则发展了前者。

2.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的思想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内篇的七篇最有可能出自于庄子之手。

3.庄子把老子的形上追求,发 展为一种以个人本我、真我、自由为价值取向的精神追求。与老子一样,庄子也讲“道”,但他把“道”转化为一种精神境界。庄子提出“道通为一”的思想,消解 经验事物的分别,批评经验知识的不真,主张人在这一境界中获得自由。这种自由一方面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出世追求,另一方面又有着“不谴是非以与世 俗处”的游世意识。

第七章 阴阳学说与《易传》思想

1.战国时期,关于天人关系的理论,除了道家、儒家之外,还有阴阳家与《易传》的思想值得重视。 2. 阴阳家与古代的天文学、历法学研究有密切联系。战国中期,阴阳家从与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天文时节经验出发,认为人的活动必须以阴阳、四时、五行在相互 联结中所给出的法则为依据,由此建构起天人合一的宇宙系统。这一系统到战国后期的邹衍,发展为“五德终始”的历史理论。

3. 《易传》是战国时期所出现的《易经》解释系统。《易传》提出了一套宇宙生成理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 业。”在讲宇宙生成时,《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矛盾观,认为在矛盾的推动下,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处于变易之中。在自然界,“日月相推而明 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而在人类社会,“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面对变易中的世界,人们应当“唯变所适”,与时俱进。

第八章 名辩思潮与后期墨家

1.战国时期,名家更关注的是一些与农业生产活动没有那么密切联系的自然科学理论,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自然哲学与认识理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惠施、公孙龙与后期墨家。

2.惠施主张“合同异”。在《庄子?天下》篇中,保存有惠施的十个论点,称为“历物十事”。其中一个最能表达惠施思想的论点是:“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这一论点旨在通过分析事物的同异关系,揭示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相对性。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内容提要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6i0f3y04u2p7v43zg0p6rgfk15sw100hb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