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舞蹈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音乐教育日益走向综合,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而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集美术、音乐、表演、服饰、文学等一身,被人们称之为看得见的音乐,流动的音乐。相对于其它姐妹艺术,它与音乐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音舞结合之教学,加深\舞与唱\、\舞与乐\、\舞与说\等内容的教学,通过动作探索练习和音乐即兴练习,有益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新一轮教学改革,在普通中学音乐课程的设置中,把音乐、舞蹈都列入了音乐课程。这对于爱好舞蹈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在音乐教学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学开始融入舞蹈,所以音乐教学也是一门科学,它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专业知识、技能技巧。那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舞蹈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自古以来,音乐与舞蹈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音乐美与形体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舞蹈是以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中学生在伴随音乐进行舞蹈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活动。从根本上说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是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中展示出来。
三、音乐对舞蹈的特有作用
1、舞蹈是帮助儿童学习音乐的桥梁。从中学生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中学生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中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把舞蹈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教师尽可能从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大千世界为依据,根据歌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根据赞可夫的理论,音乐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舞蹈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舞蹈,再回到音乐中——掌握音乐,舞蹈帮助儿童架设起了音乐的桥梁。
2、舞蹈是学生学习音乐最好的一种艺术手段。舞蹈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如教师在教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教育出版社)”《小鸟,小鸟》时,学生们情不自禁根据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边唱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边舞,在舞蹈中学习音乐,学生兴趣高涨不但很快学会了歌曲,还表演得很好。从而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可见舞蹈除了具有“音乐性”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等特点,是学生学习音乐最好的一种艺术手段。
四、音乐教学中如何融入舞蹈
《普通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定位为“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舞蹈学习的有机结合”。那么怎样结合呢?
1、用完整歌曲编舞。选定一首歌曲,不加任何改变,以歌曲的旋律、歌词和风格为依据来编舞。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在希望的田野上》、九年级上册《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等一批优秀歌曲成了主要对象。选用完整歌曲编舞是比较常见的创作形式。其原因:一是流行的歌曲较多,选择范围大;二是这些歌曲的旋律优美,适合舞蹈。这种创作只能完全按照歌词的内容和音乐的节奏特点来构思和设计舞蹈动作。
2、选用歌曲片断编舞。根据舞蹈内容表现的需要,从某首歌曲当中节选一个段落,安插于舞蹈之中。这个歌曲片断通常用在舞蹈作品的高潮或结束之处,通过歌词把观众带入特定的环境之中,起到点缀和烘托的作用。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在1945年创作的《晓风之舞》,就选用了歌曲片断,歌词的内容加深了人们对舞蹈作品的理解,人声的伴唱更是富于情感,把人们带入美的境界。
3、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舞蹈。自古以来音舞就密不可分,当学生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唱完一首歌曲,掌握一些舞蹈动作后,便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想象大胆编织舞蹈。在此舞姿是否优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敢于尝试,敢从“想像”中走出来,将想象到的用舞蹈表现出来,从而获得亲身的感受。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音乐欣赏:《奥林匹克号角》”,由于它不像民族舞具有某种固定的特色,一开始同学们都感觉无从下手,但在老师的启发下,明白了任何乐曲的想象都无固定的答案,打消顾虑,开阔了思路,有的学生跳起了“的士高”,还有的同学做出了溜冰的动作,其中有一位同学舞蹈创意极为新颖,他竟和着乐曲跳起了《情牵北京2008》,北京奥林匹克一下子又回到了我们身边,赢得大家一致好评。就此以后这位同学的舞蹈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每次舞蹈表演都十分出色,充分发挥了其特长,提高了创编舞蹈的能力。
4、根据曲子的音乐形象编成舞蹈。人们平时都说音乐,其实,音跟乐是不同的,音为乐之本,乐为音之魂,而乐只能感受。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注意代表声音的符号而忽略声音的含义,就成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音通过音符便成了能听见、看见的实物,学起来当然容易。而乐是听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理解起来更费劲。针对这一难题,我便尝试把舞蹈融进音乐教学中,让无形的音乐用有形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最简单的做法,便是让学生根据曲子的音乐形象编成舞蹈。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歌曲《青藏高原》,让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然后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什么?学生回答后,启发学生边听乐曲边做动作,用自己的体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态动作表现乐曲。
五、音乐教学融入舞蹈引发的思考
个别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融入舞蹈中,注重了舞蹈爱好,忽视了音乐本体。在教学中,我想到了安排一些与歌曲内容有关的舞蹈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和音乐的关系越来越远了。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新疆民歌《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从课的导入开始,教师设计的花样繁多,但接下来的教学却开始变味了,教师让学生一会儿交流新疆知识、一会儿学做新疆舞的一些基本动作……真是热闹极了。然而这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青春舞曲》,可一堂课下来,真正学会正确演唱歌曲的人却寥寥无几。其实,音乐课应该紧紧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进行教学,如果抛弃这些最主要的东西,而过分地追求音乐的趣味性、娱乐性,把次要的东西当做正餐,那么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谈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谈什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呢?
总之,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都离不开要转变观念、学习和掌握扎实的理论。让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地为教学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构建新的音乐教学理念,通过融入舞蹈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我想长期下来,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感受力、表现力,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范进军主编 地方高师改革发展研究 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10 {2}陈曼君.吴跃跃主编 中等学校音乐教学论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2
{3}王次炤主编 音乐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4}湖南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音乐教育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01 【5】马达著 《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年12月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