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近60年科尔沁人口密度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DOI: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13.04.023

Northwestpopulation

2013年第4期第34卷

近60年科尔沁人口密度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那音太1,乌兰图雅2

(1.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呼和浩特010051;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2)摘

要:本文以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通辽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等

区域为研究区,在ArcGIS10.0软件平台下,利用科尔沁1947—2008年的人口数据,绘制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同时结合蒙、汉文献资料和人口变化历史背景,对科尔沁近60年人口密度时空变化特征和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科尔沁;人口密度;时空特征中图分类号:C924.24(2011MS0508)。

作者简介:那音太,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从事空间综合人文学与“3S”技术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监测。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13)04-0024-03

收稿日期:2013-02-01

基金项目:内蒙古教育厅重点项目(NJ101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61008),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一、引言

科尔沁最早是一个蒙古族部落的名称,指分布于嫩江右岸到西辽河两岸的游牧民族。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科尔沁已从一个部落名称演变成今天的地理名词,泛指科尔沁沙地,大概范围仍然与前科尔沁蒙古族生产生活的地区相差不多[1-2]。包括内蒙古通辽市、赤峰市东部以及吉林省西部、辽宁省西北部,面积约4.23万km2[3]。

近代的科尔沁一直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但在

年人口数据及相关文献资料,以人口密度为指标,深入研究科尔沁人口密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科尔沁人口变化的历史背景,讨论这一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原因及其人口变化对该区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近60年科尔沁人口密度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1.近60年科尔沁人口密度变化时间特征分析

如图2所示,1947—2008年的62年间科尔沁及其所属旗县人口密度都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见表1),到2008年总人口密度达42人/km2,是

18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经过几

次大的移民拓荒,使得人口迅速增加,直接导致科尔沁从草原逐渐演变成为沙地[4],所以科尔沁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对科尔沁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本文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947—2008

1947的四倍。这时期总人口密度一直保持着比较均衡的高增长率,表现为平均每10年每平方公里增长5.5人(如图2)。不同时间段人口密度增长率略微有所不同,其中1955—1980年人口密度增长率较快,由1955年的14.3人/km2增加到1980年的31.1人/km2,人口密度平均每10年每平方公里增长6.9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有计划移民内蒙

古政策促进了这一时期人口密度快速增长,使得内蒙古成为我国第三个重要人口迁入区。这一“迁入”在“人多力量大”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构成了科尔沁解放初期较高的人口增长并对之后的人口增加奠定了基础。1981年开始人口密度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图1

·24·

科尔沁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但仍为增长的趋势,由31.6人/km2增长到2008年

Vol.34No.4(152)2013

2013年第4期第34卷

Northwestpopulation

明的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简称科左中旗)人口密度从

的42人/km2,平均每10年每平方公里增长3.6人,这与1981年中共中央“不再向内蒙古大量移民”的决定和1981年开始执行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有密切关系。

表1研究区及各旗县1947—2008年人口密度变化趋势方程研究区及旗县名称科尔沁(1947-2008)科尔沁(1955-1980)科尔沁(1981-2008)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开鲁县奈曼旗科左中旗库伦旗科左后旗阿鲁克尔沁旗扎鲁特旗科右中旗人口密度趋势方程1999年到2000年出现突然下降的现象,这主要与2000年科左中旗行政界线变更有关。

2.近60年科尔沁人口密度变化空间特征分析1947年内蒙古自治

区成立初期,科尔沁人口密度稀疏,科右中旗、阿鲁科尔沁旗、科左后旗、扎鲁特旗人口密度均低于10人/km2。通辽市人口密度比周围的开鲁县、科左中旗和奈曼旗高,而后者比牧区的阿鲁科尔沁旗、科

y=0.56x-1072.52y=0.7x-1347.77y=0.37x-698.21y=3.57x-6899.80y=4.13x-8159.06y=1.16x-2228.31y=0.66x-1269.83y=0.72x-1379.59y=0.42x-808.81y=0.43x-819.99y=0.25x-479.94y=0.3x-590.61y=0.23x-444.06R20.98070.99610.96940.98450.97280.95560.97300.96630.97020.93340.95830.98200.9839图2研究区及各旗县1947—2008年人口密度变化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普查资料汇编》整理。

各旗县(市)人口密度增长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开鲁县、奈曼旗、科左中旗的人口密度增长率均达到平均每10年6人/

km2以上,高于研究区总人口密度增长率;其余旗县

人口密度增长率低于研究区总人口密度增长率(见表1)。1976年以后建设的霍林郭勒市人口密度增长速率最快,平均每10年每平方公里增长41.3人,其次是作为该区经济文化中心的通辽市,人口密度增长率为平均每10年每平方公里增长35.7人。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通辽市的人口密度增长速率比周围的旗县愈来愈快,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2005—2008年人口密度呈直线增长。科尔沁右翼中旗(简称科右中旗)人口密度增长速率最慢,平均每10年每平方公里增长2.2人,其中需要特殊说

Vol.34No.4(152)2013

图31947—2008年科尔沁人口密度变化(单位:人/km2)注:A:1947年,B:1957年,C:1967年,D1977年,E:1987年,F:1997年,G:2007年

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普查资料汇编》整理。

·25·

Northwestpopulation

右中旗、扎鲁特旗、库伦旗、科左后旗人口密度高(见图3)。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从科尔沁农耕区向腹地的农牧交错区、牧区逐渐降低的特征。

到1957年,由于受移民初期距农区的空间距离和自然环境条件限制,紧挨科尔沁南段农耕区的库伦旗和科左后旗人口密度增长较前十年同一个人口密度级别的阿鲁科尔沁旗、扎鲁特旗和科右中旗快。开鲁县人口密度增长速度也明显比前一时期同一等级的其它两个旗县快(见图3B)。

2013年第4期第34卷

该期的总人口密度一直保持着比较均衡的高增长率,表现为平均每10年每平方公里增长5.5人。

2.在时间序列上,科尔沁总人口密度增长率不

同时间段略微有所不同。各旗县人口密度增长速度和幅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3.科尔沁近6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过程

中,距内地农区的远近、区域水热条件及其变化和城镇化进程依次影响并改变着科尔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整体格局。科尔沁南部地区人口密度比北部地区人口密度高。水热条件优越地区和中小城镇人口密集,而丘陵、沙地、山区等边缘地区人口密度稀疏。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当移入人口达到一

定规模并移居相对稳定后,受水热条件优劣的影响,

1957年在同一个人口密度级别的奈曼旗、科左中

旗、库伦旗和科左后旗当中,前两个旗县的人口密度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后两个旗县,人口流动越过沙质草原区科左后旗和库伦旗流向其周围的科左中旗、开鲁县和奈曼旗等平坦地区(如图3C)。从图1D-1E也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特征。到1987年,人口密度增长速度较前十年减缓,这主要受1981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能源城市的诞生,到

4.从科尔沁近60年人口密度时空分布特征可看

出,国家移民政策和人口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是影响该区人口密度变化及其发展过程的重要因素。筝参考文献:

[1]乌兰图雅.300年来科尔沁的土地垦殖与沙质荒漠化[D].北京:中国科学院,1999.[2]张穆.蒙古游牧记(蒙文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3]乌兰图雅,乌敦,那音太.20世纪科尔沁的人口变化及其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4):418-426.20世纪末21世纪初,科尔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逐

渐呈现出以霍林郭勒市和通辽市等中小城镇为人口密集区的特点(如图3F-1G),霍林郭勒市的建置及其与原先为一体的扎鲁特旗之间人口密度悬殊差异尤其能证明这一点。

综上所述,科尔沁近6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过程中,距内地农区的远近、区域水热条件及其变化和城镇化进程依次影响并改变着科尔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整体格局。

三、结论

[4]王守春.10世纪末西辽河流域沙漠化的突进及其原因[J].中国沙漠,2000,20(3):238-242.[5]任国玉.科尔沁沙地东南缘近3000年来植被演化与人类活动[J].地理科学,1999,19(1):42-48.[6]颜廷真,韩光辉.清代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的演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1):16-252.[7]刘新民等.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与植被[M].科学出版社,1996.[8]常学礼,鲁春霞,高玉葆.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景观持续性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1):67-74.[9]张永民,赵士洞.生态保护背景下奈曼旗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J].资源科学,2003,25(6):43-51.[10]宋乃功等.中国人口(内蒙古分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1.1947—2008年近60年间科尔沁总人口密度

呈现出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到2008年总人口密度增加到了42人/km2,是1947年总人口密度的四倍,

[11]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StudyofSpatial-TemporalCharacteristicsofPopulationDensityChangesofHorqininRecent60Years

NAYintai1,WULANTuya2

(1.ResourcesandEnvironmentEconomyCollege,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Huhhot010051;2.

CollegeofGeographicalScience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Huhhot010022)

Abstract:Inthispaper,withtheHorqinSandyhinterland,TongliaoCity,AlukeerqinqiofChifengandKeerqinyouyizhongqiofXing-anLeagueinInnerMongoliaAutonomousRegionasstudyarea,populationdensitychangesofHorqininrecent62yearsfrom1947to2008areanalyzedwithMongolianandChinesematerialsandstatisticaldataofpopulation.SpatialdistributionmapsofpopulationdensityisdrewinArcGIS10.0desktop,AndincombinationwithhistoricalbackgroundofHorqinpopula-tionchange,historicalreasonsofpopulationdensitychangeinthisregionarediscussed.Keywords:Horqin;PopulationDensity;Spatial-TemporalCharacteristics

·26·

Vol.34No.4(152)2013

近60年科尔沁人口密度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DOI: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13.04.023Northwestpopulation2013年第4期第34卷近60年科尔沁人口密度变化时空特征研究那音太1,乌兰图雅2(1.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呼和浩特010051;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6f2s9mgdq3gzju6vsv034ka295j0v00cu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