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1 锁气器及各振打变速箱无漏油现象,传动灵活无异音。
5.1.12 三通位置切换正确,软膨胀密封外观整洁、不漏,箱式冲灰器水封正常,除灰水系统通水试验合格。 5.2 电气部分
5.2.1 变压器外观完整,无漏油现象,吊心检查符合规定要求。
5.2.2 高压控制柜和显示柜的仪表指示正确,电弧(拉弧)、闪络及欠压过载保护动作可靠。
5.2.3 三点式(四点式)隔离开关动作灵活,绝缘检查良好,工频耐压试验合格。 5.2.4 振打装置手动试验良好,自动位置振打周期与设计相符,内部检查无磨擦、卡涩现象。
5.2.5 料位指示和各电加热装置送电投人指示正常。
5.2.6 除尘器及配电室的接线应焊接良好,接地可靠、工艺符合要求。
5.2.7 除尘器内部机务、电气检查后,要进行清扫,不得有任何杂物,并封闭人孔门,将二点式接地开关切到工作位置。
5.2.8 除尘段400V送电试验保护起跳正常,变压器工作正常。
5.2.9 控制柜、显示柜送电后,检查各表计指示是否正确,按运行规程升到正常位置,检查起晕及火花是否正常,操作微机检查各巡测点,仪表显示应正确。 5.3 检查质量管理、施工技术文件 5.3.1 检查质量管理
本项目的质保体系是否完善,能否严格按规程、规范和标准把关。用户意见和内外部的质量信息能否及时反馈。三级验收签证符合验收制度,切实做到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
5.3.2 施工技术措施或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必须符合现行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要求;
5.3.3 技术文件及验收签证书齐全,原始记录详细真实,能如实反映本项目施工质量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5.3.4 抽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工器具,是否按规定经过计量检定且在有效期内。 6.检查步骤和方式
6.1 检查步骤分两个阶段进行 6.1.1 自检阶段
由施工单位根据大纲进行自检,对本阶段发现的问题要整改完毕,各项工作基本符合大纲要求后,向工程质监站提出正式检查的申请报告。 6.1.2 正式检查阶段
由工程质监站组织专业检查组,对该项目进行检查,并对其质量提出评价和整改意见。 6.2 检查方式
6.2.1 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一般分为施工质量检查组和质保资料检查组。
6.2.2 检查方式,采取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取证检查、重点抽查、组织座谈会等,施工单位应认真配合并提供方便。
6.2.3 施工和建设单位应按本大纲的要求,将有关的图纸、质保文件、质量标准、施工技术记录、检验报告、验收签证、制造厂的有关资料以及其他技术文件准备好,以供检查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查阅。
6.2.4 正式检查时,下列单位应向检查组进行汇报:
施工单位,该工程项目的概况及特点、进度及完成情况、质保体系、工程质量概况及主
要质量实际指标、隐蔽工程情况、自检和整改情况。
建设单位:设备监造报告、设备制造缺陷的修复及更换情况,设备及图纸、文件的交付情况。
7.检查结果及评价
7.1 该项目经质量监督检查后,由工程质监站提出《质量监督检查报告书》,对检查结果作出评价,对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对下一步能否继续进行施工作出认定。 7.2 该工程项目的签证工作,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工程质量验收制度进行。
Ⅱ-7主要热力设备及管道保温绝热
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试行)
1.总则
1.1 为了提高保温绝热工程质量,确保投产后安全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典型大纲。 l.2 本大纲适用于火电工程质量监督站对主要热力设备及管道〈锅炉本体、四大管道及汽机本体〉保温绝热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2.质量监督检查的依据
2.1 国内制造的设备,以国内有关的标准、规程、规范和验评标准为主。包括设计院图纸资料等。
2.2 国外制造的设备,一般以设备合同中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条件为准。如国外无规定或不明确处,应参照国内的有关规定执行。
2.3 国内主要依据的规程、制度、规范和标准(现行版); 2.3.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3.2《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
2.3.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2.3.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
2.3.5《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材料技术条件与检验方法》; 2.3.6《火力发电厂耐火材料技术条件及检验方法》; 2.3.7《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2.3.8《电力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2.3.9 保温绝热材料产品的国标或行标; 2.3.10 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有关技术文件。 3.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质量监督检查一般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技术条件:
3.1 第一阶段:保温钩钉等焊接生根件安装完,主要保温层施工前; 3.2 第二阶段:主保温层基本完,保护层(或罩壳)施工前; 3.3 第三阶段:保护层(罩壳)施工完,机组整套启动前; 3.4 第四阶段:机组满负荷移交前。 4.应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文件
4.1 检查依据中规定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文件; 4.2 设计及变更齐全;
4.3 保温绝热制品及原料的出厂合格证和物理性能试验报告单;
4.4 保温混凝土、耐火混凝土及抹面层的检验报告; 4.5 施工技术措施(或作业指导书); 4.6 质量验收评定记录及签证; 4.7 保温层表面温度测量记录。 5.检查内容和要求
5.1 主保温层施工前(第一阶段)
5.1.1 需要保温的设备和管道应安装完毕,并经严密性检查试验合格。 5.1.2 凡对保温有影响的临时设施应全部拆除。
5.1.3 设备和管道表面上灰尘、油污、铁锈等杂物已清除干净。 5.1.4 直立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承托架面符合图纸要求。
5.1.5 大口径管道(>Ф630mm)及大型设备必须焊接钩钉,并符合验收规范技术要求。 5.2 保护层施工前的检查(第二阶段)
5.2.1 主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拼砌密实平整,灰浆饱满,一层错缝,二层压缝。
5.2.2 保温膨胀缝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层与平台等交叉处,均应留出足够的间隙。 5.2.3 保温混凝土应捣制密实均匀,表面平整不裂纹。
5.2.4 耐火混凝土钢筋布置及膨胀缝应符合设计要求,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蜂窝、麻面等。
5.3 保护层检查(第三阶段)
5.3.1 玻璃丝布粘贴应平整、无裂纹,表面乳液应涂刷均匀。
5.3.2 铁丝网绑扎应与钩钉紧固牢靠,并紧贴在主保温层上,不应有鼓包、空层和铁丝断头露出。
5.3.3 抹面层施工应分两次进行,压挤严实,平整光滑。
5.3.4 铁皮(或铝合金板等)应紧帖在保温层上,并搭接牢靠,搭口方向与管道(或设备)坡度方向一致,搭接长度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5.4 保温层外表面温度测量
5.4.1 测量方法和实际值应符合规范及验标要求。 5.5 检查质量管理、施工技术文件 5.5.1 检查质量管理
本项目的质保体系是否完善,能否严格按规程、规范和标准把关。用户意见和内外部的质量信息能否及时反馈。三级验收签证符合验收制度,切实做到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进行下道工序。
5.5.2 施工技术措施或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必须符合现行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要求。
5.5.3 技术文件及验收签证书齐全,原始记录详细真实,能如实反映本项目施工质量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5.5.4 抽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工器具,是否按规定经过计量检定且在有效期内。 6.检查步骤和方式
6.l 检查步骤分两个阶段进行 6.1.1 自检阶段
由施工单位根据大纲进行自检,对本阶段发现的间题要整改完毕,各项工作基本符合大纲要求后,向工程质监站提出正式检查的申请报告。 6.1.2 正式检查阶段
由工程质监站组织专业检查组,对该项目进行检查,并对其质量提出评价和整改意见。 6.2 检查方式
6.2.1 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一般分为施工质量检查组和质保资料检查组。
6.2.2 检查方式,采取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取证检查、重点抽查、组织座谈会等,施工单位应认真配合并提供方便。
6.2.3 施工和建设单位应按本大纲的要求,将有关的图纸、质保文件、质量标准、施工技术记录、检验报告、验收签证、制造厂的有关资料以及其他技术文件准备好,以供检查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查阅。
6.2.4 正式检查时,施工单位应向检查组进行汇报。
施工单位:该工程项目的概况及特点、进度及完成情况、质保体系、工程质量概况及主要质量实际指标、隐蔽工程情况、自检和整改情况。 7.检查结果及评价
7.1 该项目经质量监督检查后,由工程质监督站提出《质量监督报告书》,对检查结果作出评价,对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对下一步能否继续进行施工作出认定。
7.2 该工程项目的签证工作,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工程质量验收制度进行。
Ⅲ-1汽轮机油系统复装及油清洁度
质量监督栓查典型大纲
(试行)
1.总则
1.l 为向汽轮机提供合格的油质,保证机组润滑、调节、保护系统的正常工作,确保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大纲。
1.2 本大纲适用于火电工程质量监督站对汽机油系统复装及油清洁度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2.质量监督检查的依据
2.1《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
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苑》(汽轮机机组篇、管道篇); 2.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机篇、管道篇); 2.4 部下达的有关技术文件和反事故措施; 2.5《火力发电厂化学监督规程》中有关油质部分; 2.6 有关汽轮机油系统清洁度的标准规定; 2.7 有关会议纪要和文件。 3.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3.1 油系统安装后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3.1.1 油系统安装工作结束(包括油管道酸洗、安装等)并经验收合格。 3.1.2 主油箱内部彻底清理干净,焊缝经渗油试验无渗漏,滤网清洁无破裂。 3.1.3 主油箱注入的汽轮机油合格。 3.2 油系统油循环后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3.2.1 油质化验合格。
3.2.2 主油箱、各轴承箱清扫工作结束。 3.3 抗燃油系统的技术条件亦依上列要求进行。 4.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4.1 设备开箱检查签证;
4.2 制造厂的出厂合格证、技术文件和安装图纸; 4.3 油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或技术措施; 4.4 设备缺陷记录及处理签证; 4.5 设计、设备变更签证或协议文件; 4.6 油箱、套装油管最后封闭签证书; 4.7 冷油器水压试验记录; 4.8 油泵安装记录;
4.9 油泵、排烟机分部试转签证书; 4.10 油质化验报告。 5.检查内容和要求
5.1 油系统管道、设备安装和油循环的基本技术条件已具备,应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安装记录等完整齐全、正确。
5.2 本项目的质保体系是否完善,能否严格按规程、规范和标准把关。用户意见和内外部的质量信息能否及时反馈。三级验收签证是否符合验收制度。
施工技术措施或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是否符合现行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要求。
技术文件及验收签证书齐全,原始记录详细真实,能如实反映本项目施工质量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抽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工器具,是否按规定经过计量检定且在有效期内。 5.3 实施文明施工,保证工艺质量,设备保养良好,摆放整齐有序。施工现场整洁,道路畅通,消防设施齐全可用。
5.4 检查油箱滤网,应洁净、无破裂;油位指示器动作灵敏、指示正确;事故油池无杂物。 5.5 整个油系统无渗油。
5.6 油管道的坡度、与高温物体的距离及防护措施符合要求;发电机、励磁机轴承座的绝缘符合规定。
5.7 阀门安装符合规定,手轮有明显的开关方向标志;事故放油阀门手轮加锁并有明显标志。
5.8 重点对回油管坡度及设备、管道、油泵、阀门的清洁度等进行抽查、抽测。 6.检查步骤和方式
6.l 检查步骤分两个阶段进行 6.1.1 自检阶段
由施工单位根据大纲进行自检,对本阶段发现的问题要整改完毕,各项工作基本符合大纲要求后,向工程质监站提出正式检查的申请报告。 6.1.2 正式检查阶段
由工程质监站组织专业检查组,对该项目进行检查,并对其质量提出评价和整改意见。 6.2 检查方式
6.2.1 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一般分为施工质量检查组和质保资料检查组。
6.2.2 检查方式:采取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取证检查、重点抽查、组织座谈会等,施工单位认真配合并提供方便。
6.2.3 施工和建设单位应按本大纲的要求,将有关的图纸、质保文件、质量标准、施工技术记录、检验报告、验收签证、制造的有关资料以及其他技术文件准备好,以供检查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查阅。
《火电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检查大纲》1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