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培训內容
在工作場所中所發生的品質、成本、生產量等問題可藉由下列七種有效且根本的方法解決之:
1、柏拉圖 2、特性要因圖 3、層別法 4、查檢表 5、直方圖 6、散佈圖 7、管制圖
註:也可將3.圖表和7.管理圖合併為一項,再加上層別法一項總合也是七項。 一、柏拉圖
(一)、何謂柏拉圖
將一定期間所收集的不良數、缺點或故障之發生數等數據依項目別、原因別加以分類而按其大小順序排列之圖形。
1、義大利經濟學家柏拉圖(V.Pareto)所發明的。 2、美國J.M.Juran─少數重要項目(Vital Few)20%。 ─多數輕微項目(Trivial Many)80%。 (二)、柏拉圖的特徵
1、以數據為依據,對問題點這判斷更明確、更科學化。 2、很容易把握全體的品質狀況。 3、能把握何種類的不良最多。
4、能把握除去那些不良,就能減少全體不良的百分之幾,是進行重點管理,
重點改善很好的利器。
(三)、柏拉圖的作法
1、決定主題,收集數據。
2、依原因或現象整理數據,計算出各項目之累計次數。
3、按大小順序排列,並計算其累積缺點數 ─ 其他項置於最后。 4、計算累積百分
累積百分比 =
累積缺點數 總缺點數
100%
5、繪出橫軸及縱軸 ─ 各項於橫軸所佔之寬度相同
─ 縱軸之長度、單位名稱、最高點、刻度線 6、繪直方柱 ─ 寬度相同,不留間隙。 7、繪出累積缺點數曲線。
8、圖形之右界加上縱軸,並標出累積百分比刻度 ─ 0~100%。 9、記入重要事項。
(四)、注意事項
1、由大到小排列,其他項列在最后一項。 2、柱寬限制且等寬。 3、其他項不可高於第三項。 4、累積百分比折線。 (五)、柏拉圖的用途
1、一目了然具說服力。
2、了解各項在全體中所佔的比率。
─ 找出70~80%的2、3項問題點,決定改善目標 ─ 調查不良或缺點的原因 ─ 報告或記錄用 ─ 改善效果的確認
二、特性要因圖
(一)、何謂特性要因圖
特性要因圖是藉著多人共同討論,以找出事物之因(要因)果(特性)關係的一種
技巧,又稱為魚骨圖。 (二)、特性要因圖的作法
1、畫出品質特性(畫主骨) 2、畫大要因(大骨) 3、畫中、小要因(中、小骨) 4、繪製完成時,記入必要的事項 5、確認重要原因 (三)、特性要因圖應用範圍
1、改善解析用 2、製程管制 3、制定操作標準用 4、實施品質教育用 (四)、特性要因圖的特點
1、增進知識的方法 2、討論問題的捷徑 3、技術水準的表現
三、查檢表
(一)、何謂查檢表
將不良個數、缺點數等計數資料,作成為容易觀察的分類項目的圖或表。 (二)、查檢表的分類 1、記錄用查檢表 2、檢查用查檢表
三 (三)、查檢表的作法及應注意事項
1、注意事項:(1)作適合目的需要的檢核表
(把握現狀、解析要因、管理、檢查) (2)檢討檢核項目 (3)選擇簡單檢核方法
(4)想辦法使資料自然呈現 (5)有效利用得到的資訊 2、作法:(1)確立搜集數據資料的目的、項目 (不良狀態?何方法?多久?) (2)決定記錄的形式 (3)記入記號並予以整理 (4)填記必要事項
四、直方圖
(一)、何謂直方圖
就其分析資料所成的次數分配表在平面坐標上第一象限,沿橫軸以各資料組,組界為分界,組距為底邊,以各組次數為高度,在每一組距上畫上一矩形,如此所繪成的圖形稱之。 (二)、直方圖的功用
1、圖比表及數據容易判斷
2、數據,群體的分配形狀與範圍一目了然 3、顯示製程能力 (三)、製作直方圖的步驟
1、收集數據
2、找出數據中之最大值(L),最小值(S),找出全距(R) R=L-S 3、確定組數(M)同 M≒√n 求出組距(h)
R L-S
組距(h)=
M
=
M
4、決定組界 5、求出各組之中值 6、檢核歸類 7、計算次數 8、繪製直方圖
組數與樣本之關系
樣本數 50以下 50~100 100~250 250以上 (四)、直方圖的型態
1、雙峰型 2、削壁型 3、缺齒型 4、常態型 5、離島直方圖 6、偏態型
五、散佈圖
(一)、何謂散佈圖
利用成對的二種數據,在方格紙上以點來表示二者之間相關情形。 (二)、作法
1、收集成對的數據,事理於數據表上 2、分別找出兩種數據之最大值及最小值
3、選擇適當之方格紙繪製圖形,同時決定縱軸與橫軸之刻度,使與測定值之
數據相配合。
4、依照數據順序,將其用點記入圖中。
5、全部測定值之數據均點入圖中,則繪製工作即算完成。
6、記入必要事項:標題、測定日期、作圖日期、作圖者、數據數目及其他內
容說明事項。
六、層別法
(一)、何謂層別法
將原料、機器或操作人員操作方法等分別收集數據,以找出其間的差異而針對
組數 5~7 6~10 7~12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