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环境保护概论是为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的全校公共基础课。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要保护人类的环境,首先要认识环境,了解环境是如何被污染的,生态是如何被破坏的。因此,加强环境教育、学习环境法规,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本课程正是以此为目的,对非环境专业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课程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评估环境质量和在本专业范围内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结合目前我国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现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人类活动影响下主要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较系统阐述。
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第二: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 第三:全球环境问题。
课程的重点在第二、第三层面,即各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以及全球环境问题。难点为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的控制原理和方法。因为这一部分涉及到环境专业学科基础课的相关内容,对于非环境专业学生来讲具有较大的难度。
四、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
第一章 绪 论
解释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介绍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等概念,了解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1前言[2]
1.2环境及其组成[1]
1
1.3环境问题[1]
1.4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3]
第二章 生态环境
解释生态学相关的概念,介绍地球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生态环境的概念以及地球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1概述[1] 2.2生态系统[1] 2.3城市生态环境[2]
第三章 水环境保护
阐述了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以及水危机产生的原因,解释水污染相关的概念,介绍目前世界和中国水污染现状、传统的和最新的水污染防治技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水资源和水污染现状,重点掌握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以及相应当防治技术。 3.1概述[2]
3.2水体污染和自净[1] 3.3水环境污染及危害[1] 3.4水环境污染防治[1] 3.5 北京水环境保护[2]
第四章 大气环境保护
解释了大气的概念,介绍目前全球大气环境问题和中国大气污染现状、传统的和最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方法,了解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4.1 概述[2]
4.2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 4.3 大气污染防治[1] 4.4 大气污染控制标准[2]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解释了固体废物相关的概念,介绍了固体废物的危害、工业固体废物以及城市垃圾的利用和治理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危害、城市垃圾的分类和利用以及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概念。 5.1 概述[2]
5.2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2]
5.3 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3]
2
5.4 城市垃圾的利用与治理[1]
第六章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本章介绍了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以及热污染等几种物理性污染的危害以及相应当防治策略。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噪声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了解放射性污染以及热污染的危害。 6.1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6.2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2] 6.3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1] 6.4 光污染与防护[2] 6.5 热污染及其防治[3]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本章解释了土壤相关的概念,介绍了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土壤环境容量、土壤自然净化过程等概念,掌握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7.1 土壤概述[2] 7.2 土壤环境污染[1] 7.3 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1] 7.4 土壤污染的治理[3]
第八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
本章介绍了当今全球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较全面的讲述了各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发展及其控制策略。要求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重点掌握环境问题的发展及相应的控制策略。 8.1 概述[1] 8.2 酸雨[1] 8.3 臭氧层破坏[1] 8.4 温室效应[1] 8.5 荒漠化[2] 8.6 生物多样性锐减[1] 8.7 海洋污染[2]
第九章 综合实践
3
9. 1 实验规范及实验仪器讲解
9. 2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及校园环境噪声的调查与评价 9. 3水质污染治理科研实验
说明: [1]: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2]:要求学生理解的内容 [3]: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 △:粗讲的内容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课堂讲授:建立完善了网络教学系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了以课堂讲课为主,课堂专题研讨、仿真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影音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有多媒体设施(电脑及配套设施、投影仪)。
2、实践教学:开展环境问题调查、环保公益实践、环保社团活动等形式灵活多样的课程实践。
3、作业方面:根据讲课内容和观看的环境教育系列专题片内容,随堂完成作业。 4、考试环节:将参观实验、专题研讨、调查活动及报告等各环节的学生考核和期末考试评价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期末总成绩由二部分组成,期末卷面平均成绩(占70%)和平时平均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采用笔试的形式,平时成绩根据作业、参观实验、专题研讨、环境问题调查报告等情况综合确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