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 - 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3. 【答案】D

【解析】年末时增加的个体数是出生个体数与死亡个体数的差值,据此不能确定该种群的年出生率,A错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二者不是同一概念,B错误;“J”型增长的种群中有个体的死亡,C错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年龄组成,D正确。

14. 【答案】C

【解析】丁点时种群增长率虽然下降,但种群增长率仍然大于0,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在该点时开始捕获,使得种群数量降低到k/2时,种群增长率达到最大,可实现持续发展。

15. 【答案】C

【解析】比较两条曲线的走势和斜率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A正确;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降低田鼠的环境容纳量,使e点向下移动,B正确;de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是仍然大于0,因此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错误;c点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此时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D正确。

16. 【答案】C

【解析】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A错误;火烧后的不毛之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演替过程中灌木较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在竞争中可以得到更多的阳光,C正确;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不一定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如火山喷发、地震等,D错误。

17. 【答案】C

【解析】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因此图甲过程最终会达到与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A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B正确;图甲中,b点和d点时都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优势种取代”现象,由“弃耕农田”到“杂草丛生”,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由“灌木丛生”到“茂密的乔木林”,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因此图丙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正确。

18.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A正确。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所以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并不能组成生态系统,B错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其中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而建立起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捕食关系,C正确。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正确。

19. 【答案】C

【解析】该图中生产者是甲和戊,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正确;由图可知甲到辛的食物链有5条,因此丙种群数量下降20%对辛种群不会有太大影响,即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B正确;图中共有8条食物链,其中辛可占第三、第四、第五共3个营养级,C错误;图中丁和辛、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D正确。

20.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食物改变前:1kg蛇消耗草:0.75×5×5×5+0.25×5×5=100kg,改变后:1kg蛇消耗草:0.25×5×5×5+0.75×5×5=50kg。所以改变后和改变前相比剩余的50kg草可流向人。所以人可以增重50×20%×20%=2kg,A正确。

21. 【答案】A

【解析】a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包括化能合成作用,A错误;cef过程中碳元素在生物体内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B正确;ag过程物质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流动过程,C正确;碳在大气中以CO2形式存在,群落中碳循环途径除了图中的bdg外,还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途径,D正确。

22.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毒蜂身上的斑斓花纹显示出警告、威吓的意思,属于物理信息;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属于发现天敌的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椿象被杀死时,会产生某种化学,使同类获得危险信号而逃跑。这种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形式称为化学信息,A正确;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越复杂,信息交流越频繁,生态系统就越稳定,B正确;生态系统中信息既可来自生物,也可来自非生物,C错误;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等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正确。

23. 【答案】C

【解析】进行遮光处理,封闭水缸内的水草和藻类的光合作用停止,没有氧气产生,而所有生物在进行有氧呼吸时要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封闭水缸内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A正确,C错误;当封闭水缸内的氧气被耗尽时,厌氧微生物数量会迅速增多,B正确;水草和藻类因光合作用停止而不能生长繁殖,加之动物的捕食而导致水草和藻类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动物因食物来源不足而导致其数量减少,D正确。

24. 【答案】C

【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滥砍乱伐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属于人类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使生物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环境以至于灭绝,C正确。自然灾害、动物病毒和天敌过多都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A、B、D错误。

25. 【答案】C

【解析】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一些碳粒、烟尘等,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雾霾天气,A正确;冬季取暖排放的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可以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B正确;雾霾天气使得一些碳粒、烟尘等,漂浮于大气中,严重影响人动物的健康,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C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M2.5含量过高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

节能力,D正确。

26. 【答案】(1)浆(或效应B) (2)胰岛素分泌减少 (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4)自身免疫病③

【解析】(1)图中某类细胞能分泌抗体,表示浆细胞,其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2)图中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图中抗体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三种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但①②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造成的,故注射胰岛素有效,但③是因Y3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结合导致的,故注射胰岛素无效。青少年II型糖尿病的患者胰岛素含量正常,但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与过程③相似。

27. 【答案】(1)2—10 促进生长的效果逐渐减弱 (2)促进抑制莴苣幼根对甲、乙的敏感性不同

(3)甲与乙在低浓度时都能促进幼根的生长、而高浓度时都能抑制幼根的生长,在作用上表现为两重性

【解析】(1)分析图形可知,0浓度处理的组别为空白对照组,幼根生长相对值高于空白对照组的激素类似物浓度促进幼根生长,而幼根生长相对值低于空白对照组的激素类似物浓度抑制幼根生长;图中类似物乙的浓度在2-10ppm时幼根生长相对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乙促进莴苣幼根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是2-10ppm;当乙的浓度在5—20ppm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幼根生长相对值逐渐减少但仍然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5—20ppm之间的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作用效果是促进生长的效果逐渐减弱。(2)在20—50PPm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甲幼根生长相对值逐渐减少但仍然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甲对幼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乙幼根生长相对值逐渐减少且低于空白对照组,说明乙对幼根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甲在50ppm时对幼根的作用效果与乙在20ppm时对幼根的作用效果相同,该现象表明莴苣幼根对甲、乙的敏感性不同,即莴苣幼根对乙更敏感。(3)据图可知,甲与乙对莴苣幼根的生长具有相似的影响,其共同点是甲与乙在低浓度时都能促进幼根的生长、而高浓度时都能抑制幼根的生长,在作用上表现为两重性。

28. 【答案】(1)Aλt

生存空间、食物、天敌 (2)B 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3)0?e 乙 (次生)演替

【解析】(1)曲线X为“J”型增长曲线,Nt

t=N0λ,其中N0为A,因此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Aλt

,曲线Y为“S”型增长曲线,两曲线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生存空间、食物、天敌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K/2---B点,此时增长速率最大,数量恢复起来较快。C点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3)马尾松和山毛榉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无机盐等,因此只要两者共存就一定存在竞争,则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0~e。C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a年时比值C>1,则甲占优势,b~c年份段C=1,则两树种处于动态平

衡之中。在c~e年份段C<1,则乙占优势。从a年到e年,乙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的这种变化叫做演替。

29. 【答案】(1)5 第三或第四 (2)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3)1000 kg (4)光合作用

【解析】(1)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起点一定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能被其他生物捕食的消费者;分析图中食物网可知,图中含有5条食物链,即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在这些食物链中,鹰属于第三或第四营养级。(2)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生产者、消费者以外,还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3)在草→兔→鹰的食物链中,如果鹰体重增加10kg,则最多(即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消耗草1010%=1000kg。(4)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2018 - 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3.【答案】D【解析】年末时增加的个体数是出生个体数与死亡个体数的差值,据此不能确定该种群的年出生率,A错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二者不是同一概念,B错误;“J”型增长的种群中有个体的死亡,C错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年龄组成,D正确。14.【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61gd3cisi7d82u9zjlx7yogl1itcy00iq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