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在谈到中国电影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以及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感受时,成龙说,在得知动作电影可以影响很多人之后,他在拍摄电影时就开始注意加入中国文化元素,效果很好。成龙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②优秀中国文化元素,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积极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影视人的使命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0年2月27日,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在京举行。会议一致认为,电视剧创作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不仅要颜值,更要价值。网络电视剧也是如此,电视不能播的,网络也不行。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家加强对网络剧审查和监管的原因是( )
①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个人、社会的作用是不同的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不完全同步的,它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发展文化事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④文化市场越活跃,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已被拆”,这是流行的老百姓对盲目进行旧城改造而拆除传统特色建筑行为的感慨。时下,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不禁使人对乡村古建筑的衰落感到惋惜。之所以令人惋惜,是因为( ) ①要重视现代文化的作用,避免文化发展上的守旧主义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④未能清楚认识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20年全国两会举行期间,两会代表就中华文化“走出去”献计献策。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越 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学习中国文化,全方位了解中国,中国也更加重视海外的中华文化传播,鼓励建立海外中华文化传播机构,并加以扶持引导,使中华文化走出去取得更大进展。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能为我国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人民日报》曾经报道,当经济领域的中石化、中移动向世界五百强挺进时,我
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年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B、文化霸权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C、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D、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6、如图是一个德国人阐释的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的方式,这背后体现的是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相互交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造成了文化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在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中,《华阴老腔一声喊》的支持率排名第一。这个将华阴
老腔与摇滚乐融合在一起的节目给了人们不一样的视听感受,也让这样一种极为地方、小众且区域性极强的表演形式,经过央视春晚这个大舞台,为世界华人所熟知,让大家都关注、了解了这样一种文化形式、一种古老的文化。这表明( )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大众传媒是继承民族文化的主要手段 ③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孔子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老子的“道生万物”、庄子的“天人合一”等生态智慧,至今仍引领着中华民族在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繁衍生息。这主要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B、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9、国产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对于该片的成功,说:“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这个故事。”凭借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运用最新的3D动画技术,才有了该片的火爆。这说明( ) ①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我们要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享受者 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④各民族文化需要交流、借鉴和融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歌曲《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
络媒体迅速窜红,引发了众多人的共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回归是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继承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
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由此可见( ) ①民族节日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展示表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
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让人们重温文章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迄今为止,全球已有123
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在教授汉语、传
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可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 尊重差异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承 文化融合 文化霸权 C、色彩斑斓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平等 求同存异 文化自信
14、2020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会议认为全球互联网
发展趋势之一是网络空间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翻译软件等应用的显著发展将进一步便利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这表明( )
①大众传媒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科技发展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播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长期借鉴而日趋同一 ④“互联网+”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5、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2020年我国“房市”再次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仅从文
化层面来说,有人认为:我们是儒文化、农耕文化,重视不动产,“成家立业”,“成家”必有房,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房地产的特殊情结;不仅中国,凡儒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房价都普遍偏高。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抑制房价上涨的根本措施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0年8月16日凌晨,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开启星际之旅。
我国以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或标志性符号来命名航天器或空间探测器,是近年来的一个常见做法,我们在太空中看到了“嫦娥”、“悟空”、“墨子”等。这一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