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资料】
① 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③Na2CO3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能与CaCl2溶液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 2CO3+CaCl2CaCO3?④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⑤CaCl2、NaCl、Na2CO3、NaOH四种溶液分别与无色酚酞溶液作用比较:
分别向右侧溶液中 CaCl2 NaCl Na2CO3 NaOH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主要实验现象 无色 无色 由无色变为红色 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E中反应的化学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A中产生大量气泡 ① 方程式为注入稀盐酸 E中出现浑浊 _______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反应产物一定 ② 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关闭a,点燃酒精灯 ______和_____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反应产物还有③ 产生白色沉淀 水溶解,再加入CaCl2溶液 _____ (2)实验反思
① 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 装置B、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 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 【答案】
2NaCl
26
(1)①CO2+Ca(OH)2 CaCO3?H2O②C;CO③Na2CO3
(2)①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②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③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溶液使沉淀完全,2..............CaCl....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产物中有O;若溶液不变色,则产物中没有Na2O 2.............Na..20、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饮料说明】
①主要原料: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
②使用说明:将一包“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小明观察了饮料说明后,他借助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以及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实验一】探究“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成分。
(1) 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生成气体的化学式。
3NaHCO3? C6H8O7 C6H5O7Na3? 3H2O ? 3_________?
(2) 为了检验该气体,小明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
(1) 小明先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多,热水冲的饮料中气泡较少。当他摇动杯子时,发现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他查阅资料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迅速降低。于是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1 2 加入水的体积 200mL _________ 加入水的温度 15℃ 50℃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a(待记录) b(待记录) (2)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下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A B C
(3) 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mL,b=132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实验一】(1)CO2(2)澄清石灰水
【实验二】(1)200mL(2)防止二氧化碳溶解在B装置的水中(3)依据化学方程式,一包“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反应物的量有关,与温度无关(4)不断摇动两套装置中的锥形瓶A,继续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
21、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 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缓缓通入N2
过氧化钠 燃着的木条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28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试管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
A B C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A装② 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C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③ 在D内进行检验。 【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Ⅱ,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若实验Ⅲ中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时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29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___________________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并生成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查阅资料】CO2+2NaOH Na2CO3+H2O
【进行实验】实验I: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
实验II:不断产生水蒸气,使其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物理
实验Ⅲ:A中固体逐渐减少,产生大量无色气泡,C中导管口有无色气泡。
2HCl+CaCO3 CaCl2+H2O+CO2?;吸收未完全反应的CO2
【实验反思】(1)化合物(2)2Na2O2+2CO22Na2CO3+O2;生成的CO2中混有的水蒸气会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
O2,无法确认O2是否是CO2与Na2O2反应产生的
22、兴趣小组欲探究Zn、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乙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B所示,
① 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可得出Zn、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
② 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a.R > Ag b.R > Cu c.R > Zn d.R < H 【答案】
(1)Zn?H2SO4c,d
ZnSO4?H2?;锌表面出现红色固体(2)ZnSO4溶液;Zn、R,Cu、Ag、(或Zn>R>Cu>Ag);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