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动体育产业发

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合政[2016]70号 【发布部门】合肥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6.16 【实施日期】2016.06.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合政〔2016〕7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促进体育消费,建设体育强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46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皖政〔2015〕6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围绕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发展定位,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 1 / 4

略,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扩大产业规模、提

升产业层次、增强竞争力,加快建立具有合肥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体育产业发展体系。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450亿元以上,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到常住人口总数的40%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1000亿元以上,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到常住人口总数的50%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培育一批体育服务企业,形成1-2个国内一流的体育服务业集聚区;扶持一批体育用品生产骨干企业,打造2-3个知名体育品牌;培育3-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力争建设1个以上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3个以上省级体育产业基地、一批市级体育产业基地。(牵头单位:市体育局、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三、加快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一)加快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保障体系。规划实施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城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群众体育设施。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按照国家住建部、国家体育总局“三个同步”的要求,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小区的体育场地、设施面积符合标准。县(市)区、开发区实施“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小型体育馆、一个小型体育场、一个标准游泳设施、一个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公园;乡镇(街道)实施“三个一”工程,即:一个小型室内健身中心、一个全民健身广场、一个多功能球类运动场;行政村(社居委)实施“二个一”工程,即:一个室内健身俱乐部、一个室外健身广场。到 2 / 4

“十三五”末,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居委)“四级”公共体育

服务设施建设覆盖率和完好率达到100%。进一步扩大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覆盖面,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建立节假日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活动信息发布制度,向社会定期公开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情况。(牵头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委、市林园局、市房产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二)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居委)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支持体育类社会组织发展,逐步将适合由体育类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类社会组织承担,制定政府向体育类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目录和办法,支持体育类社会组织实体化发展。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的中小型公共体育设施,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安排给符合条件的体育类社会组织使用、管理。培育发展多形式、多种类体育类社会组织建设,引导体育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加强乡镇、街道、大社区文化(体育)站建设,落实体育专兼职工作人员。推进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向基层延伸,大力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站点、健身俱乐部和健身指导站等,逐步实现基层健身站点网络化。(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

(三)加快形成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扩大规模,提升品质。结合各县(市)区和开发区现有项目优势,大力支持各县(市)区和开发区举办特色赛事并形成品牌,积极推进“一县一品”向“一县多品”发展,逐步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大力发展健身、户外、康体、养生等体育休闲娱乐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水上、航空、冰雪等新兴运动项目,积极推进足球、篮球、排球等具有潜力的集体项目发展,引导培育击剑、赛车、轮滑、极限等具有消费引 3 / 4

领的时尚运动项目,重点打造传统优势项目业余联赛,扶持推广武术、健身气功、棋类

等传统运动项目。加快发展青少

4 / 4

05lng11p08862m61dk4v721et5ixw1005o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