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来审判》
材料三
(1)据材料一中的图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3)材料三反映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存在什么问题?
提示:(1)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到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现象: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风潮。 (3)材料三中的图示反映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要点归纳]
苏联模式的形成原因、特征及教训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苏联是小农生产占优势的国家,经济文化落后。
②客观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
③主观原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认识以及理论上的失误。
④直接原因: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⑤历史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了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 (2)特征
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 ②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
③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 ⑤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
⑥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体制。 (3)教训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要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②国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作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
③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发展轻工业,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④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二者必须结合使用。 ⑤必须防止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1.“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材料中的“独特实验”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联模式 答案 C
解析 “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指的是西方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时间为1918年至1921年,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为1921年至1928年,故B项错误;苏联模式开始的时间为1925年,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故C项正确;D项与苏联无关,可直接排除。
2.1929年斯大林说:“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到那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落后的国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先进的国家。”由此可知斯大林( )
A.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 C.反对农业集体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斯大林强调发展工业是改变落后面貌的有效途径,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3.苏联史专家闻一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他一定要以动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让社会自我牺牲地为苏联效劳。下列属于“社会自我牺牲”发展苏联的策略是( )
A.新经济政策 C.物质利益原则 答案 D
解析 新经济政策尊重苏联全体人民利益,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斯大林时期确立了高
B.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
B.对苏联工业化充满信心 D.帮助西方摆脱经济危机
B.管理权下放原则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所以管理权下放不可能在斯大林时期出现,B项错误;物质利益原则出现在赫鲁晓夫时期,C项错误;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政策以牺牲农民利益来促进工业化的实施,故D项正确。
4.下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 )
①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④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A.①② C.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钢铁、煤炭与石油工业均属于重工业,故③说法与图表无关;新经济政策在苏联模式开始后就被抛弃,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故A项正确。
5.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选A项。
B.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