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的作用来说,导演选用《欢乐颂》正式开始故事的叙述,也与主角大悟的遭遇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演奏完这首作品就被解雇了,梦想破灭,回到乡下。但是,最终,这一苦痛也使得大悟重新认识了自己,对生死也有新的看法,他最终是找到了幸福的。

在大悟与社长和同事三人一起过圣诞节时,他为两人拉了一首舒伯特的《Ave Maria》,我听过很多版本的《Ave Maria》,唯独这次的大提琴声让人有一种悲凉感。社长和同事都有一段充满伤痛的往事,琴声似乎勾起了他们的回忆。在这部片子中,《Ave Maria》少了宗教音乐的庄严与神圣感,反而更接近舒伯特创作之始所用的故事给人的凄苦而美丽的感觉:纯洁的少女为了代父赎罪,向玛利亚祈祷。这首音乐,不仅在电影文本中是控制了两位听者的情绪——使之沉默、使之忧伤,也控制了观众的情绪,使人也陷入了回忆的漩涡。在这里,渐渐强烈的旋律被钢琴声取代,再次奏起《Memory》的变奏曲,配合着影像中止了插曲,回到了叙述的主旨,回到了大悟的思想转变的主线。

《Beautiful dead》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背景音乐,可能因为是被《Memory》独特的叙事作用、第九交响曲和《Ave Maria》的名声掩盖了。但是,这首出现了两次的配乐是《入殓师》关于生与死的主题的探索时重要的旋律。

第一次出现是社长为一位依然算年轻的母亲入殓的片段中,那位丈夫之前一直看上去很是冷淡,但是随着社长为她进行入殓仪式,丈夫的目光在遗照与遗容间移动时,他的心痛之情渐渐膨胀,社长让已经冰冷的人焕发了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这位丈夫突然扑在死去的妻子的棺材上失声痛哭的那一瞬间,这首配乐也达到高潮。凄美哀伤的旋律将失去所爱之人的复杂悲痛的情感在音符中表达出来。第二次出现则是大悟为澡堂老板娘入殓时,而这一次除了钢琴声,主奏乐器则从大提琴变为了单簧管,而且配有弦乐与竖琴的拨奏,没有第一次那么悲凉,仿佛就是在回溯澡堂老板娘普通但是伟大的人生,就如泰戈尔那句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

静美。”

三、 叙事:简洁的故事与情节

《入殓师》是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这是一个关于叫小林大悟的大提琴手在失业后阴差阳错地成为一名入殓师的故事,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三个矛盾也很清晰:一、大悟对入殓师这一职业的抗拒与恐惧;二、朋友的排斥与妻子的误解;三、大悟对父亲的怨恨。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一个个解决,非常简单而且符合逻辑地进行,使得这部电影基本可以说没有悬念。 电影是以倒叙开始的,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主角大悟在为一个被打扮成少女的的少年入殓,然后,当电影片名升起,故事回到了大悟还是乐团大提琴手的情节,开始了故事的发展。

《入殓师》中甚至没有反派角色,也没有正面冲突,所谓的矛盾更多是精神上的矛盾,理念与理念的矛盾,矛盾的解决也是顺其自然地解决。所以当这部电影以如此简洁的叙事结构获奥斯卡,曾遭人批判,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简洁不仅是日本的审美传统之一,也是另一个手段可以让观众摆脱复杂的故事情节的牵绊,可以脱离情节,一边看电影一边思考其主旨,并且从影片的细节呈现中得到更多美学意义上的享受。这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而且这部电影也并没有因为情节的简洁而结构松散,故事还是能紧凑地进行,矛盾的同时存在,矛盾的逐一解决都没有让人产生任何困惑。 《入殓师》用一个极少为人所知的职业加上简洁的叙事结构和一个朴雅的乡村环境营造出一种与现代社会有一定距离的另一个“现实世界”。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在观看过程中都是在一个游离于情节的角度去感受电影中的悲喜。我们能从那个不曾接触的世界里体会到现实的冷暖,因为面对生死,很多人都已经有所体验,但是我们始终清醒。

这个故事是从大悟的主观理解这个视点进行叙事的。大悟对生与死的理解的变

化、对情感的理解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暗线。他始终是故事的重心。他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大提琴手,没有什么复杂的心思,某种程度来说,塑造这样一个敏感且具有浪漫化的气质的角色,也是这部电影成功地方之一,这样使得大悟这个角色给人一种似实非实的感觉,从而使这部电影与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距离。而关于大悟的角色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等会在下文阐述。 四、 符号:从细节读象征意义

虽然《入殓师》的故事与情节很简洁,角色也少,但是从电影中精心设计可以更深入读出文本意义,用符号学理论来说就是,电影中每一个镜头(画面)都包含着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切题原则”先分解出首要符号并解说其意义,再研究次要的符号。下面,我先从在电影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举出几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细节并阐述其象征意义的符号。

被放生却死亡的章鱼。这是邻居送给大悟妻子的食材,结果发现还活着,于是夫妻两人想把章鱼放生,放进海里后却发现章鱼已经死了。海是章鱼生存的地方,被人抓起来,离开了海,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支撑,所以无论如何挣扎都会死亡。看到这一被放生却死亡的章鱼,大悟有所感触,决定放弃大提琴,回到乡下。因为,对于他来说,大提琴就好像是鱼饵——让他离开家乡前往大都市,他以前还曾到过欧洲学习,但是最后还是被解雇,没有容身之所,也有人说他可以改行然后在东京待下去,但是这对于他来说,失去了梦想支持,大城市只会令自己窒息,就像章鱼一样。而从更深层次的符号来说,这一被放生却死亡的章鱼也在传达“只有自然才是生命的归宿。”这里,就不仅有一定的环保意义,还有更深的哲学意义。因为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

价钱不一的棺材。棺材只是给人最后躺的封闭小空间,终究要和人一起焚烧,从物理意义上是没有分别的,除非人太高大必须订造大号的。但是在《入殓师》中,我们发现原来材料不一样,装饰不一样,棺材的价格可以相差好几倍。女职员说:

“虽然烧起来都一样,躺在里面都一样。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是由他人决定的。”在这里,棺材也就有了“财富”的象征符号,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象征了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价值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承载的工具,这种差别不仅讽刺了人类无论生前如何为自己的名利而活,最终价值始终由他人审定这种矛盾,还讽刺了人类即使在对待死亡也不忘人比人,棺材比棺材这种可笑的心理。

仙人掌与马蹄莲。这是大悟工作的NK代理的公司里摆了很多盆的植物。这也是社长所说的“不靠吃其他生物生存下去的植物”。在入殓公司里,本来就充满了关于死亡的符号,包括棺材,像仙人掌这种象征着顽强生命的植物和马蹄莲这种象征幸福和永恒(也有人认为是象征婚姻中的永结同心)的植物,它们的存在就是与死亡符号相对的美好生命的象征,而且在这一环境下这一象征更明显。但是我想补充说明的是为什么在入殓公司里会有那么多绿色植物,像社长的房间里就满是绿色植物,这是一种补偿心理,他们的工作是要面对死亡的,要习惯尸体的,对于他们来说,绿色植物可以补偿他们对生命气息的渴望,让他们不忘希望。这种心理最明显就是当大悟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第一次面对尸体,他被恐惧笼罩,他不仅去澡堂狠狠地反复擦洗身体,这时他也认为死亡是可怕的,尸体是肮脏的,而且他用脸紧贴着妻子的手,进而紧抱妻子,强烈地渴求与妻子的身体接触,他是在呼吸生命的气息,他在寻求生命与生命接触带来的存在感、真实感。

逆流而上回归故乡的鲑鱼。对入殓师的职业依然有所抗拒的大悟在桥上看河里那些逆流而上要回归故乡的鲑鱼,明明已经有因此死去的同伴在旁边流过,活着的鲑鱼依然拼命往上游。“总觉得让人悲伤,为了死而努力,终归是一死,不用那么辛苦也可以吧。”大悟这样对路过的大叔说,这位大叔也是我们后来知道的澡堂老板娘的好友,是在火化炉前送别人最后一程的工作人员,而这位大叔的回答是:“是自然定律吧,它们天生就这样。”到这里,电影已经出现了第二次的“回归故乡”的符号了。但是,这里,还不仅是回归故乡,还是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定律:死是必

然的,但是活着就要努力生存。

儿时用的大提琴与石头。在这部电影中,这两者都是象征父亲的符号。尽管大悟已经记不起父亲的模样,还没有完全原谅他抛弃妻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悟对于父亲的回忆多过母亲的,大悟还说过大提琴是“我爸硬逼着我去学的。”这些都暗示了父亲对大悟的影响之深,而温柔哀伤的大提琴声某种意义上也象征了大悟对父亲的思念。儿时用的大提琴琴盒中用琴谱包裹着的石头是父亲当年送的,在父亲离家后也没有扔掉反而小心保存下来,尽管大悟仍抱怨:“父亲说好了每年都送,结果只有这一块。”但是,我们知道他只是在渴望父亲的归来。这块石头与大悟儿时与父亲交换的小石头就构成了父子间持久的羁绊,所以,直到电影的最后,大悟的父亲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就离开人世,那块紧握在手中的大悟儿时送的石头就已经把父爱留了下来,没有语言,但是足矣。 五、 意识形态:日本的文化与仪式

意识形态通常被定义为反映社会需要和个别的个人、团体、阶级或文化向往的一组意念。《入殓师》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经常出现象征日本的符号,如日本女儿节人偶和樱花,只是电影没有明示其意识形态,而是随故事展开、了解了角色才能从中发现。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也有所创新,加入了西方的审美元素与东方的仪式符号。

一般来说,很多日本电影和日本社会一样,在意识形态方面相对保守,喜欢社会同质妥协,注重家庭价值、高举父权以及强调集体共识的智慧,而且女性被边缘化。

在《入殓师》中,虽然主角大悟的父亲在他6岁就离家,母亲也已经离开人世,看上去家庭价值的文化传统被削弱,但是,社长这一角色,很大程度上就充当了“父亲”的存在。他在大悟失业的时候给予他工作,在大悟第一次面对尸体时严厉指导,在大悟迷茫时也出现了并给予了提点,他说话不是很多,认真果断,同时富有同情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的作用来说,导演选用《欢乐颂》正式开始故事的叙述,也与主角大悟的遭遇形成鲜明的对照——他演奏完这首作品就被解雇了,梦想破灭,回到乡下。但是,最终,这一苦痛也使得大悟重新认识了自己,对生死也有新的看法,他最终是找到了幸福的。在大悟与社长和同事三人一起过圣诞节时,他为两人拉了一首舒伯特的《AveMaria》,我听过很多版本的《AveMaria》,唯独这次的大提琴声让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57p59m1s103ypi6bk157e16g2f4sy00ou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