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家庭教育 教学内容: 1、 分析七年级学生心理及学习特点 2、 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 教学要点: 一、 家教的重要性 实例: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 200 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 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 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 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 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 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 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 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 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 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 学校”,父母是孩 子的第一个 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 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的孩子现在正处在小初衔接、青春期发育 的重要时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因此,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家长 需要更加重视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 二、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 学习内容、人际关系等的变化,使七年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按照美国著 名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家和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孩子从七年级也就是从 12 岁开始一直到18、19岁,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这一阶段儿童个性 发展围绕着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而展开。 所谓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 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成为理想的人等的认识, 迫 切要求了解自己,形成一个真正独立的自我。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 平
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也 有人称这个时期为人的第二次诞生,也叫疾风暴雨期。具体如下: 1 ?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
七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
(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 产生变化,但是,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 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 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一般还比较幼稚, 观和感性阶段,对问题缺乏思考,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七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们有了一定 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们一 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 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 性还处于萌芽阶段,容易受外界影响。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则盲 目自卑,沮丧泄气;他们彼此之间的 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做坏事都有从 众心理。
3.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
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
一。七年级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 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 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
束缚”但毕竟他们
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 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 ” 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 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 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 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开学不久,新的生活又使他们产生了紧张感,新 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小学的朋友因 时过境迁”而逐渐疏远,中学的老师不再 像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 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学习难度 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这一切使他们产
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因此,他们会留恋小学轻松自在的生活,他们在作文、日 记和
交谈中反复地倾诉小学生活的美好。 三?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1 ?给自己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关注。关怀是爱心,关注是当心。多跟孩 子谈心,不要把话题只是集中在学习,集中在考试,可以适当地探讨人生,评价 社会,在评价社会和探讨人生的时候, 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渗透进去。 因为到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反感说教,最讨厌罗嗦。因为你把他当大人了,尊重了他 的成人意识,他会更积极地思考。比如评价什么事情不好,什么人不好,他会知 道就不这样。比如将上网的害处,将交不良朋友的害处,就比直接的批评教育可 能效果要好一些,那样会产生逆反心理。要更多地关注。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特 殊的变化。比如上学时间有没有规律,穿着打扮是不是在意,对自己的形象是不 是比较当心,在书包里放个小镜子经常照照的可能就有特殊的心理。 要注意电话 是不是多了,房门是不是关得更紧了,身上衣服、自行车是不是经常坏了,脸上 是不是有受伤的情形,这些都应该引起关注。双休日的生活是不是有空白地带? 经常在一起的是那些人?这些都应该了如指掌。 当然我们不主张过多的干预,但 是应该了解,应该知道。别发生了出走以后突然想起哪天来了个电话, 约了出去的等等。 2?给孩子以更多的鼓励。针对学习量增加,难度增加的情形,有些学生会 着急,有些学生会气馁,有的甚至会放弃。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多给孩子以鼓励。 不要过多的责怪,帮助他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从基础做起,争取点滴进步。在 这方面我们有些家长表现为操之过急。 看见落后了就心慌,就责怪,结果越责怪 越落后。注意在孩子面前讲话要注意分寸,不要过多的消极引导。比如:初一要 两极分化的,你要当心;初一不抓好了,初中就全完了。这些话有时会成为孩子 掉队的理由。你们说的会分化的,我就分化了呗。压力要少给,鼓励要增加,目 标要妥当,要求要适中。 3?给孩子明确的要求。毕竟自己孩子还未成年,自控能力差。对有不良行 为的孩子要严格管理。要控制时间,要控制行动,要控制交往,控制经济。对明 显的不良行为要给予教育帮助,不因为孩子的成绩下降而放松要求, 也不要因为 孩子成绩下降就想休学等消极的办法。 当然不要打,经常打,让他经受考验觉得 不过如此,也就再也没有效果了。 简答题
哪天和谁
1、 七年级学生有什么特点?
2、 针对七年级这一年龄的学生,我们家长应该怎样教育?
完整分析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家庭教育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