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墙周围回填土时分层夯实,密实度不低于 %。井盖、井座均按S147标准实施。
雨水口本合同段统一采用砖砌雨水进水井内、外抹灰至井顶,雨水的进水管采用较小直径钢筋混凝土圆管;快车道统一采用钢纤维混凝土Ⅳ型雨水双蓖。雨水井蓖,座荷载等级与道路设计快车道,辅道荷载等级一致,雨水口位置要安装正确,进水蓖面必须低于周围路面20mm与路面顺接,严格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实施。
雨水出水口的水直接排入河道或涵洞,河岸为直堡坎时采用《排采87-Ⅳ-1》型式,其它河岸型式采用圆标图集S232—30—19—22型式。
7、管沟回填
管沟回填前应将管基、地下设施及管道敷设安装施工完毕,经闭水试验合格,并应作好隐蔽工程记录。回填前,应清除管沟内的垃圾、积水以及各种杂物。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填土应水平分层铺填,分层压实,并应分层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经检查其压实系数和压实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回填管沟时从管道两侧至管项以上 m均应先用人工从管道两侧对称同时回填夯实,不得用机械碾压,务必防止管道中线移位,及管道的基础接口受损(砼强度必须达 %方可回填夯实)。待填土不致损坏管道及接口管基的情况下,方能采用静力式压路机,不得采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沟槽回填土密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详见排水工程说明沟槽回填条文及有关规范。
排水工程污、雨水管(沟)同槽施工有关技术要求说明的规定。 (1)沟槽回填土密实度要求
关于污、雨水沟槽回填土密实度要求。原则上按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的规定执行,考虑到 路的重要性及照顾到施工的可操作性,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良好,将排水管道沟槽胸腔部位(即Ⅰ区)和管顶 mm范围以内(即Ⅱ区)的回填土密实度要求。按轻型击实法的指标提高一档即按≥ %和 %执行;而对于管顶以上 mm起直至土基顶面部分的沟槽回填土(即Ⅲ区)密实度指标,仍按路基距路槽下的距离所要求的重型击实标准执行。回填分区见图 。
(2)当雨水管基础位于回填土上时的处理意见
设:B为雨水基础宽度,X为雨水基底土被扰动的宽度,详见图八排水主管混合槽型示意图。
注:(1)比例:示意
(2)设雨水主管基础宽度为B 雨水主管基底扰动宽度为X
(3)混合槽槽型边坡坡率及底宽按招标文件规定执行。 排水主管混合槽槽型示意图(图 ) 1)当雨水基底为砂砾石地层时的处理意见
A、当雨水主管基础有不足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0 B、当雨水主管基础有超过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X>B/3)时,应先将不足2B/3宽度的原状砂砾石超挖 m深予以扰动,然后统一采用砂砾石分层碾压,“水夯”两遍,经检查密实度达标后,再按院标 图实施 °带基及 °接口。 C、当雨水方沟基础有不足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0 D、当雨水方沟基础有超过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X>B/3)时,应先将不足2B/3宽度的原状砂砾石超挖0.6m深予以扰动,然后统一采用砂砾石分层碾压,“水夯”两遍,经检查密实度达标后,再按设计图要求做方沟基础。 2)当雨水基底为普土地层时的处理意见 A、当雨水主管基础有不足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0 B、当雨水主管基础有超过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X>B/3),应先将不足2B/3宽度的原状土超挖 m深予以扰动,然后统一用8%灰土加强,其宽度以双侧超出管基边缘各 m(即为B+2×0.2m)为宜,先按土基要求检测合格后,再按院标 图实施 °带基及 °接口。 C、当雨水方基础有不足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0 D、当雨水方沟基础有超过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X>B/3),应先将不足2B/3宽度的原状土超挖 m深予以扰动,然后统一用 %灰土加强,宽度以双侧超出方沟基础边缘各 m(即为B+2×0.3m)为宜,先按土基要求检测合格后,再按设计要求做方沟基础。 3)当雨水基底为 粘土地层时的处理意见 A、当雨水主管基础有不足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0 B、当雨水主管基础有超过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X>B/3)时,应先将不足2B/3宽度的原状砂砾石超挖 m深予以扰动,然后统一用 %石灰加强当地土,其宽度以超出管基边缘 m为宜,先按土基要求检测合格后,再按院标 图实施 °带基及 °接口。 C、当雨水方沟基础有不足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0 D、当雨水方沟基础有超过 / 宽度位于回填区域时(即:X>B/3),应先将不足2B/3宽度的原状土超挖 m深予以扰动,然后统一用 %石灰(当地土)加强,宽度以双侧均超出方沟基础边缘各 m(即为B+2×0.3m)为宜,先按土基要求检测合格后,再按设计要求做方沟基础。 4)其它 无论沟槽为何种土层,也无论是雨水主管还是雨水方沟,凡雨水管(渠)基础底下的回填土(含砂砾石土),均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 m,经检测回填密实度合格后,方可施工管(沟)基础。 (3)对于检查井周围回填土施工压实度普遍难以达到要求,在施工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即在紧邻检查井外一壁,宽度为 mm的环状简体P位(深度至检查井底板),采用 %水泥稳定砂砾石(或用 %石灰土)回填。 第四节 路道工程施工 根据本合同段的地形、地貌以及施工环境条件、工程的特(难)点,合理的组织路基施工。遵循土方施工调配原则,采用综合机械作业方式。作业主要顺序:路基施工测量→清理场地→实施路基施工防水排水作业→路基挖、填运作业→平整碾压→检测验收。 1、清理场地 清除填、挖区的各种障碍物。此项采用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为辅。清除的废物应随清、随运,均按业主指定的弃土场堆弃。不能长留施工区以免占据工作面及废弃物受雨的浸泡。 2、路基施工测量及放样 路基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资料,施工技术规范,了解设计意图,定出施测方案,得到现场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施测放样。在施工中对所有桩位及控制桩(网)要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利维护,指导正常施工。 3、路基挖、填、运施工 根据现场实情,对于路基的施工采取分段作业的方法,采用综合机械作业,以主要机械作业运行为主,配置辅助机械协调。在各分段作业区(点)上,分别应用挖运、装运、推运,整平碾压等平行交叉流水作业的方法。施工前应建立临时防、排水系统。无论挖区或填区在施工中保持一定的利水坡度,杜绝凹凸与积水现象。 (1)路基挖方 路基挖方按测定的标高控制施工。根据不同土质掌握好压缩预留量。开挖时必须按横断面自上而下,依照设计边坡层进行,防止因开挖不当导致塌方,对于开挖,要有效地扩大工作面,分段进行,以利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施工安全。工程具体作业中选用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车,使它们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施工的效率。 (2)路基填方 根据设计文件基底要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对用粘性土等透水性不良的填料,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分层填筑压实。路基设计高程 ~ mm范围换填透水性较好,土质相对稳定,承载力较佳的填料。挖方超过 mm的区段,不作换填处理。填筑深度超过 m的填区,尽量利用本线路的 弃方,以利成本的控制。填筑方式采用水平方式分层填筑,监测含水,控制虚辅厚度,做到均匀压料。填筑过程中要作好交接处的斜面,以防止不均匀变形及保证来自上层透水性强的填土水分及时排出,以保证水分蒸发和排出。对于填方宽度应稍宽于设计路基宽度,以充分保证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3)路基处理 本路段如遇有弱—中性膨胀土,在道路基路槽下 mm范围内换填非膨胀土,挖方超 mm的区段不换填。路堤采用膨胀土包心填筑方式。无论挖、填区均清除 mm耕植土。 在本路线范围内的沟、塘、渠应尽力加以处理,清除不利土质,根据土质软弱状况,采取具体的加强措施。 (4)检底平整,边坡清削 路基填筑完毕后,进行路基修整,测量检查路床的中心和标高以及路基宽度、边坡坡度及排水系统。路基边坡修整、清削后,应达到质量检验标准。 第五节 人行道及绿化带工程施工 人行道施工前,可配合路基同时施工土基层。等砼路面完成后,即可进行路缘石安砌。安砌标高要求符合设计规定,路缘石缝宽不大于 mm,要求灰缝饱满并采用勾凹缝处理接缝。 安装砼预制彩色方块砖时,要拉线砌筑,砂浆饱满,并在安砌后用 m直尺检查,完工后的方砖平整度、缝的直顺度、标高应符合要求。 人行道及绿化带所用路缘石、嵌边石及砼预制方块均应保证用材质量。缘石单面坡形式立面见图 、图 ,缘石三面坡形式立面见图 、图 ,人行横道缘石坡道位置见图 ,缘石转角处的缘石坡道位置见图 。 绿化带内填土,要求换填耕作土,深度不少于 m,保证今后树木有足够的生长土壤。 在路道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各种检查井、铸铁蓖及钢纤维砼蓖进水井及接缝的处理,应按设计及规范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