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敦煌本《甘棠集》贺冬状的文化背景和文本价值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敦煌本《甘棠集》贺冬状的文化背景和文本价值

佘志敏

【摘 要】敦煌《甘棠集》88篇表、状、书、启中,贺冬状占21篇(其中一篇有目无辞),比例几达25%。《甘棠集》的贺冬状是冬至节文化的直接产物,体现了将天德与人德相配的观念。这些贺状有两个显著的文本特征,其一是结构的模式化,即:指出时变节至(天)——称誉对方盛德(人)——感谢提携之恩(己),3个部分环环相扣;其二是语句的程式化,一般都是以典雅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每篇的用词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期刊名称】德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30)005 【总页数】4

【关键词】《甘棠集》贺冬状;文化背景;文本价值

自1938年王重民先生发现敦煌本《甘棠集》以来,相关的研究工作虽然不曾停止,但成果并不突出,关注点也主要在考订作者刘邺的生平行事和本集的文本校注两方面。赵和平先生的《敦煌本〈甘棠集〉研究》是现阶段《甘棠集》研究最全面的成果。[1]笔者注意到,在敦煌《甘棠集》88篇表、状、书、启中,贺冬状竟然有21篇之多(其中一篇有目无辞),比例几达25%,不可谓不多。本文拟从唐代冬至节日文化及其政治意蕴的角度对此种现象进行初步的探索,并关注贺冬状的文本特征和价值,以期能对《甘棠集》研究有铅刀之助。

一、冬至及其文化意蕴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最迟在西周就存在了。《周礼·春官宗伯·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魅,以槽国之凶荒,民之札丧。”[2]说的

敦煌本《甘棠集》贺冬状的文化背景和文本价值

敦煌本《甘棠集》贺冬状的文化背景和文本价值佘志敏【摘要】敦煌《甘棠集》88篇表、状、书、启中,贺冬状占21篇(其中一篇有目无辞),比例几达25%。《甘棠集》的贺冬状是冬至节文化的直接产物,体现了将天德与人德相配的观念。这些贺状有两个显著的文本特征,其一是结构的模式化,即:指出时变节至(天)——称誉对方盛德(人)——感谢提携之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50ws9bygv3ef8l940oa3cwgi893hn006c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