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上一句
下一句-句子_经典句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上一句 下一句出自宋朝朱熹
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翻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拼音版: 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 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 ?wé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nà tōng :nǎ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朱熹的诗词大全《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浣溪沙(次秀野酴醿韵)》 《劝学诗 / 偶成》 《司马光好学》 《七绝(少年易老学难成)》 《春日》 《南乡子(次张安国韵)》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读书要三到》 《鹧鸪天(江槛)》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水调歌头(江水浸云影)》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满江红(刘知郡生朝)》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读书要三到》
《忆秦娥(雪、梅二阕怀张敬夫)》 《劝学诗 / 偶成》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偶成》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活水亭观书有感
二首·其一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