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解 析

一、选择题: 1.

【考点】1A: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

【分析】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2.静息时,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受刺激部位的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而钾离子外流和钠离子内流的方式都是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是上载体蛋白的协助。 【解答】解:A.不同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但种类不完全相同,A错误;

B.人体内不同细胞中的DNA相同,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不同细胞中相同DNA转录出的mRNA不完全相同,产生不完全相同的蛋白质,B错误; C.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错误;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即钠离子内流后形成的局部电流,而钠离子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蛋白质功能有关;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需要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与蛋白质功能有关,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分化、神经调节、内环境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理解和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及其形成,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和稳态的相关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

【考点】D9: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DB: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1.因此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3.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去路,即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血糖升高,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解答】解:A.神经细胞轴突膜作为突触的前膜,没有神经递质的受体,A错误;

- 6 - / 12

B.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淋巴因子的受体,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正确; C.肝细胞膜上既有胰岛素的受体,也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但肌细胞上没有和胰高血糖素结合的受体,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位于垂体细胞,可以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细胞,因此垂体细胞膜上含有甲状腺激素受体,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血糖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3.

【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据图分析:甲植物在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ab段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图乙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cd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不足。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解:A.ab段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供应不足,b点时,甲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A错误。

B.e点时,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光合作用下降,B错误;

C.c点光照强度高于d点,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较多,三碳化合物还原量较多,但生成量不变,则三碳化合物含量比b点少,C错误;

D.丙和丁图中横轴以上与曲线围成的面积表示净光合强度,据图分析,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强化学生的识图判断和分析作答能力。 4.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纯合雌株和纯合雄株杂交,F1全为正常株,F1自交所得F2中正常株:雄株:雌株=9:3:4,是9:3:3:1的特殊情况,说明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正常株为A_B_,雄株为aaB_,雌株为__bB.

【解答】解:A.根据F2中正常株:雄株:雌株=9:3:4,可判断该植物的性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决定,A正确;

B.正常株为双显性,雌株和雄株至少有一对隐性基因,所以雌株和雄株两种突变型都是正常株隐性突变的结果,B正确;

C.F1正常株(AaBb)测交后代表现为正常株(AaBb):雄株(aaBb):雌株(AabB.aabb)=1:1:2,C正确;

D.F2中纯合子aaBB.AAbB.aabb)aabb)(AABB.测交后代表现为正常株(AaBb):雄株(aaBb):雌株(AabB.=1:1:2,D错误。

- 7 - / 1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数据、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解答】解:A.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破坏T细胞,使得人体的T细胞数量减少,A正确; B.此人可能接受了器官移植,正在服用抗排斥药物,抑制T细胞的增殖,B正确; C.此人免疫的清除功能低下,识别癌细胞的功能降低,因此容易得癌症,C错误;

D.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细胞数量减少,此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比正常人,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T细胞为载体,考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艾滋病的成因,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的细胞,属于中档题。 6.

【考点】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2H: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

3532

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S或P标记噬菌体→噬菌

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盐酸的作用是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且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

3.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使用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实验用到差速离心法,A错误;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均用到盐酸,前者作用是杀死细胞利

- 8 - / 12

于染液染色,后者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B正确;

C.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和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验中都用到了特定的标记技术,前者是荧光标记,后者是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

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中涉及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的构建,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和RNA的分布、细胞融合实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验、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熟练掌握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二、非选择题 7.

【考点】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据题图分析可知:种子中ATP的含量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为实验的因变量。由图甲可知,与pH为7.0相比,酸雨使ATP含量下降;由图乙可知,与pH为7.0相比,酸雨使细胞呼吸速率下降。由图可知,5﹣7天,ATP含量下降,而细胞呼吸速率上升,可能的原因是ATP消耗量增加。酒精的鉴别用酸性的重铬酸钾。

【解答】解:(1)分析曲线图可知,三条曲线的PH不同,实验测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PH对大豆种子ATP含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的酸雨对大豆种子ATP含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2)实验的自变量为PH,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因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各组种子的实验应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黑暗环境中进行。

(3)结合图甲、图乙分析,5﹣7天,ATP含量下降,而细胞呼吸速率上升,可能的原因是ATP消耗量增加。

(4)由图可知,酸雨可能通过抑制种子呼吸速率,降低ATP含量,从而阻碍大豆种子的萌发。

【点评】本题以探究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为背景,考查了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能够结合题干中曲线信息准确答题。 8.(12分)

【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2.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将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根据图中c和d处的结构为突触结构,兴奋以单向性传递,可以判断出图中的效应器有f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3.水盐平衡调节

- 9 - / 12

【解答】解:(1)若在图中X处给一个适宜刺激,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e处与X处在同一个神经元上,X处给一个适宜刺激,e处会产生兴奋,因此e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这种电位变化的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引起的,该跨膜运输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

(2)d处是突触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D处只能单向传递。

(3)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将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f。根据图中c和d处的结构为突触结构,兴奋以单向性传递,可以判断出图中的效应器有f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4)当人体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到信号,产生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收,使尿量减少;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综合考查了兴奋的传导、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11分)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意,该植物的花色受三对基因控制,并且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根据四个实验的子二代的比例,红花的基因型可以用A_B_C_,其它均表现为白花。 37的性状分离比,【解答】解:(1)由于实验1后代中出现27:说明子二代中红色个体比例=

即表明F1(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Cc,因此品系1红花基因型为AABBCC,品系2白花基因型为aabbcc; 根据实验4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可知,

,表明品系1(AABBCC)与品系5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具

有两对基因杂合,因此品系5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aaBBcc)。

(2)若已知品系2含有a基因,品系3含有b基因,品系4含有c基因,则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分别判断出它们各自的基因型,即品系2为aabbcc,品系3为AAbbCC,品系4为AABBcc,若要通过最简单的杂交实验来确定品系5的基因型,可以取品系5分别与品系3,4杂交,观察后代花色。

若与品系3杂交的后代全为白花,与品系4杂交的后代全为红花,则品系5的基因型为aabbCC 若与品系3,4杂交的后代均全为白花,则品系5的基因型为AAbbcc

若与品系3杂交的后代全为红花,与品系4杂交的后代全为白花,则品系5的基因型为aaBBcC.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各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时能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子二代表现

- 10 - / 12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解析一、选择题:1.【考点】1A: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分析】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4r3t8otnu83uyx9681999g5n13tgu00us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