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薄膜简介
薄膜集成电路是指整个电路的器件、导线都是用厚度小于100nm的薄膜制成的。通过热氧化法、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外延生长等几种常用的薄膜工艺,制备台阶覆盖能力好,黏附性好,大深宽比良好填充,结构完整、厚度均匀,应力小的薄膜。在薄膜集成电路中有三种薄膜,包括绝缘层、半导体、导体层。绝缘层:作为掺杂的阻挡层,金属间绝缘介质、金属层间介质、钝化层等。二氧化硅层,虽然硅(Si)单质可以在室温下氧化,但是想要在合理的时间内生成高质量的氧化层,需要在900~1200℃下进行热氧化工艺。通过计算确定合理时间,产生需求厚度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层。连续的、无孔洞的二氧化硅膜用作金属导线间隔离。同时,利用掺杂物在二氧化硅较硅低的扩散速度,可以作为掺杂阻挡层。氮化硅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将气态的SiH2Cl2和NH3在反应室中混合反应,把氮化硅(Si3N4)淀积在晶圆上,经过成核,晶体长大最终成膜。铝(Al)、镓(Ga)、铟(In)等杂质的迁移和扩散不能用二氧化硅层,只能用氮化硅层做掩蔽,对硼(B)、磷(P)、砷(As)杂质氮化镓层阻挡效果更好。半导体:作为外延层、高阻、栅等。单晶硅层,通过四氯化硅氢还原法外延生长,在单晶衬底上延原来晶向长出单晶层。用作外延层,实现浓度突变,优化衬底材料,提高设计灵活性。多晶硅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用作栅极材料,高值电阻。导体层:连接作用,接触作用,阻挡作用,抗反射作用。铝(Al),可以用蒸发、溅射工艺。常用来将集成电路(IC)各个元件的连接。在基极和发射极、栅极及有源区形成欧姆接触。钨,通过CVD,将钨做第一层金属与源漏极和栅极的插塞。这里用了钨对大深宽比接触孔良好的填充能力。同时,防止铝与硅接触造成铝硅互扩散使节点短路的问题。铜,用铜填充图形化工艺处理好的沟道,并通过电镀方法沉积铜。再用化学机械抛光(CMP)清理表面溢出的金属铜,这种方法也成为双大马士革工艺。利用铜连接的电阻比铝连线小,功耗低,良好的电迁移能力。可制造更高的集成度的薄膜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