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知识考点专题14选修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第一节 机械振动(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基本概念、规律】
一、简谐运动
1.概念: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t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的振动.
2.平衡位置: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3.回复力
(1)定义:使物体返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2)方向:时刻指向平衡位置.
(3)来源:振动物体所受的沿振动方向的合力. 4.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动力学表达式:F=-kx,其中“-”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2)运动学表达式:x=Asin (ωt+φ),其中A代表振幅,ω=2πf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φ)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φ叫做初相.
5.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振幅 定义 振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时间 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ωt+φ 意义 描述振动的强弱和能量 周期 描述振动的快慢,两者互为倒1数:T= f描述质点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 频率 相位
二、单摆
1.定义:在细线的一端拴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细线的伸缩和质量都不计,球的直径比线的长度短得多,这样的装置叫做单摆.
2.视为简谐运动的条件:θ<5°. 3.回复力:F=G2=Gsin θ=
mg
x. l
4.周期公式:T=2π
l. g
5.单摆的等时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取决于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与振幅和振子(小球)质量都没有关系.
三、受迫振动及共振
1.受迫振动: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周期(或频率),而与物体的固有周期(或频率)无关.
2.共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其振幅就越大,当二者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这就是共振现象.共振曲线如图所示.
【重要考点归纳】
考点一 简谐运动的五个特征 1.动力学特征
F=-kx,“-”表示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k是比例系数,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
2.运动学特征
简谐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为变加速运动,远离平衡位置时x、F、a、Ep均增大,v、Ek均减小,靠近平衡位置时则相反.
3.运动的周期性特征
相隔T或nT的两个时刻振子处于同一位置且振动状态相同. 4.对称性特征 T(1)相隔或2
n+2
T(n为正整数)的两个时刻,振子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位移、速度、
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如图所示,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O对称的两点P、P′(OP=OP′)时,速度的大小、动能、势能相等,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
(3)振子由P到O所用时间等于由O到P′所用时间,即tPO=tOP′. (4)振子往复过程中通过同一段路程(如OP段)所用时间相等,即tOP=tPO. 5.能量特征
振动的能量包括动能Ek和势能Ep,简谐运动过程中,系统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6.(1)由于简谐运动具有周期性、往复性、对称性,因此涉及简谐运动时,往往出现多解.分析此类问题时,特别应注意,物体在某一位置时,位移是确定的,而速度不确定,时间也存在周期性关系.
T
(2)相隔(2n+1)的两个时刻振子的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大反向.
2考点二 简谐运动的图象的应用
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可以确定以下各量: 1.确定振动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移. 2.确定振动的振幅.
3.确定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振动图象上一个完整的正弦(余弦)图形在时间轴上拉开的“长度”表示周期.
4.确定质点在各时刻的振动方向. 5.比较各时刻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6.(1)简谐运动的图象不是振动质点的轨迹,它表示的是振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因回复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故回复力和加速度在图象上总是指向t轴;
(3)速度方向可以通过下一个时刻位移的变化来判定,下一个时刻位移如果增加,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远离t轴,下一个时刻的位移如果减小,振动质点的速度方向就指向t轴.
考点三 受迫振动和共振
1.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的关系比较
受力情况 自由振动 仅受回 复力 由系统本身性质决定,即固有周期T0或固有频率f0 受迫振动 受驱动 力作用 由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决定,即T=T驱或f=f驱 共振 受驱动 力作用 T驱=T0 或f驱=f0 振动物体获得的能量最大 共振筛、声音的共鸣等 振动周期 或频率 振动能量 振动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由产生驱动力的物体提供 机械工作时底座发生的振动 常见例子 弹簧振子或单摆(θ≤5°) 2.对共振的理解 (1)共振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驱动力频率f,纵坐标为振幅A.它直观地反映了驱动力频率对某振动系统受迫振动振幅的影响,由图可知,f与f0越接近,振幅A越大;当f=f0时,振幅A最大.
(2)受迫振动中系统能量的转化:受迫振动系统机械能不守恒,系统与外界时刻进行能量交换.
3.(1)无论发生共振与否,受迫振动的频率都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但只有发生共振现象时振幅才能达到最大.
(2)受迫振动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不再只有系统内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还有驱动力对系统做正功补偿系统因克服阻力而损失的机械能.
考点四 实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实验原理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2.实验器材
l4π2
,可得出g=2l,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求出gT
单摆、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停表. 3.实验步骤
(1)做单摆:取约1 m长的细丝线穿过带中心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让摆球自然下垂,如图所示.
(2)测摆长: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L(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小D
球直径D,则单摆的摆长l=L+. 2
(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5°),然后释放小球,记下单摆摆动30~50次的总时间,算出平均每摆动一次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
(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4.数据处理 4π2l(1)公式法:g=2.
T(2)图象法:画l-T2图象. lΔl
g=4π2k,k=2=2. TΔT5.注意事项
(1)悬线顶端不能晃动,需用夹子夹住,保证悬点固定. (2)单摆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振动,且摆角小于10°.
(3)选择在摆球摆到平衡位置处时开始计时,并数准全振动的次数.
(4)小球自然下垂时,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然后算出摆球的半径r,则摆长l=L+r.
(5)选用一米左右的细线.
【思想方法与技巧】
单摆模型的应用
(1)单摆模型指符合单摆规律的模型,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圆弧运动;②小角度往复运动;③回复力满足F=-kx.
(2)处理方法:首先确认符合单摆模型的条件,即小球沿光滑圆弧运动,小球受重力、轨道支持力,此支持力类似单摆中的摆线拉力,此装置可称为“类单摆”;然后寻找等效摆长l及等效加速度g;最后利用公式T=2π
l或简谐运动规律分析求解问题. g
(3)须注意单摆模型做简谐运动时具有往复性,解题时要审清题意,防止漏解或多解.
第二节 机械波
【基本概念、规律】
一、机械波 1.形成条件
(1)有发生机械振动的波源. (2)有传播介质,如空气、水等. 2.传播特点
(1)传播振动形式、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2)质点不随波迁移. 3.分类
??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机械波?
?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二、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用“λ”表示. 2.频率f:在波动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是相同的,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3.波速v、波长λ和频率f、周期T的关系 λ
公式:v==λf
T
机械波的速度大小由介质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 三、机械波的图象
1.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用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连接各位移矢量的末端,得出的曲线即为波的图象,简谐波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
2.物理意义: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四、波的衍射和干涉
1.波的衍射定义: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小于波长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波的叠加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4.波的干涉
(1)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