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二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二章

【篇一:经济地理教案】

《经济地理学》教案

一、使用班级:2002级地理本科班。

二、主讲教师:资源环境与旅游系杜娜副教授。

三、选用教材: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 四、使用时间:2004年9月——2005年1月。 五、授课体系:

第一章:经济地理学学科概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概念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五节: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第三节:其他工业区位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论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区位 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

第三节;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第九章:区域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第二节:区际联系

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第十章: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 第四节: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析 第一节:汽车工业 第二节:电子工业 第三节:服务业

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影响 第一节: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二节:全球化与本土化

第三节:发展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第十三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篇二:经济地理学教案44】

第一章

1什么是经济地理学?○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学科体【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

4学习经济地理学的意义何在?○5本教材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特色有哪些? 系是怎样的?○

1明白经济地理学的概念;○2认识学习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2经济地理学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

【教学内容】(一)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三)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四)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讲授纲要】

1-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地理”和“地理学” 1、“地理”:

◆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诗人埃拉托色尼(约前276-前194)创用“地理学”一词:geographia。故被誉为“地理学之父”。

geo:大地/地面;graphia:描写/描述。 2、“地理学”:

◆从“地理”的含义上说,地理学乃研究“地之理”的科学。 ◆geographia→geography.

◆今日,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或地球表层系统的科学。 1-3(p12)

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发生?

◆不同企业、产业部门,不同区域之间,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其空间组织关系经济地理学要研究之。

◆研究与环境的关系:微观上,企业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中观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宏观上,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 三、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1、20世纪以前:

◆史志描述(→“graphia”)

多出于史家之手。对本学科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等;古希腊:斯特拉波(b.c.63-b.c.20)著17卷《地理学》,对欧洲人所了解的欧、亚、非所一些地区,按政治单元进行了区域描述,内容涉及自然特征、物产、居民风俗习惯等,并试图以自然因素解释人文现象。 ◆商业地理研究

自17世纪开始,商业地理学成为欧洲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绪 论

17世纪中叶,荷兰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出版《商业地理手册》,其在世时则再版9次,到1975年出版至第19次。 ◆经济地理学研究

“经济地理学”一词由俄国的罗蒙诺索夫于1760年在其著的《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但未做具体说明。

1882年,德国的葛茨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认为:该学科是把地球空间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一门为国民经济提供考察自然基础的专门学科;同时,他还具体提出了如何建立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这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中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1)20世纪上半叶,最大事件是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位企业的微观分析;

(2)二战后,区域科学产生,研究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3)20世纪50年代以后,研究区域之间的关系; (4)近20年来,研究范围拓至全球。

◆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公司地理的研究) (1)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的空间结构问题;

(2)60年代以来,侧重研究大型跨国公司空间格局和演变。 ◆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p5) (1)微观尺度——规范分析

微观分析: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分析→便于进行“形而上”的讨论(“理想大陆”、“理想气体”等与此相关;物理学中有所谓的“规范场分析”)。它从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导出结果。 (2)中观尺度——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与实证主义哲学(由法国的孔德创立)思潮的兴起有关,而实证主义哲学的产生又与近代科学有密切联系。它摈弃形而上学的东西。“实证”释为:“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等。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型的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宏观尺度——行为主义分析

美国杜威改“行为”代替“实践”一词,实指人类的活动(广义)。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经济行为是人的行为之一。有所谓的行为地理学。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4)全球尺度——结构主义分析

结构主义思想之一是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研究。其认为,结构带有整体性,结构的一个成分的变化,就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60世纪结构主义地理学应用而生。

附:东西思维比较

西方思维:原点思维∕分析思维→坐标的建立;神话系统中的人神关系(my god;鲁滨逊行为);美术中的焦点透视;文学中的“分-合”结构??皆一脉相承。

中国思维:关系思维∕整体思维→神话中的多神;“仁”义;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文学中的“总-分-合”结构??一以贯之。

1-2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学科体系 3:历史最悠久;

4:包括5大类——6-10;

5:弥合了区域地理学对区域之间联系的分割、部门经济地理学对经济系统产业关联的分割。

二、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p12) 1、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等问题;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是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但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因素是经济规律的作用。经济地理学更多地关注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又称空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可见,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借用了诸多起区域经济学的成果:区位论、空间价格、区域成长、空间扩散等理论,经济基础分析、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区域经济计量模型、引力模型等研究方法。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该学科认为,生产关系(如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为影响。所以,经济地理学在研究问题时,需要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2、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是基础,自然资源学、生态学不可少。 地 理 学 科 理 自 论 然 力 地 学 理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二章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二章【篇一:经济地理教案】《经济地理学》教案一、使用班级:2002级地理本科班。二、主讲教师:资源环境与旅游系杜娜副教授。三、选用教材:经济地理学,李小建主编,高教出版社,2003年。四、使用时间:2004年9月——2005年1月。五、授课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4mf64xy9686wqu5roq73pebe0ioab00lm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