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徐冬元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第30期
摘要:镇江市职业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工作室模式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开发了新课程,校企合作模式在优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互动互惠,工学交替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社团模式促进了学生成功成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实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57-02 江苏省镇江市各职业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工作室制,完成项目的同时开发新课程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企业项目为引导,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强化教、学、做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专业视野、团队协作和工作方法、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好提升,从而使他们顺利地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另一方面它能有效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室组织中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项目小组的管理者、项目洽谈的合作者、技术管理和项目评价的责任人,完成一个项目,同时就开发了一门新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产业发展的感知力和应变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增强,知识、能力结构得到优化。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九点工作室”在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和科研中的成就、“师平名师工作室”在机电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教学中的成果,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蒋伟凤名师工作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绩,都充分验证了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育人功能上具有引领学校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功能。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过程不再死板地从概念或理论起步,而是在工作任务引领下,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分解的明确要求,边学习边完成项目,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巩固理论知识、理解基本原理、熟练基本技能。由于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与普通的授课形式相比,由于师生关系更为宽松,更类似于师徒关系,也就拉近了师生距离,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校企合作,优化资源的同时实现互动互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架起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共赢。对学校而言,能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教学资源,克服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及高成本的弊端;对企业而言,有了联办班、甚至是“冠名班”,企业对学校的合作指导更有主人翁意识,会更主动服务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对学生而言,学习期间明确了就业方向,学习目的更明确,专业方向的学习针对性更强,同时也多了一份归属感甚至是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并增强质量意识和团队意识。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结合得更紧密、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更相似、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能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力,促进学生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以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研讨会,参与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全过程,从教学内容这一关键环节着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毕业学生能迅速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形成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工学交替,边学边做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推行“工学交替”,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缩短就业适应期,而且可让学校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学校教育的长处和不足,获得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使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工学交替”能促进学生能力递进。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教办学模式,不能根本脱离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工学交替能真正实现实习教学的功能和目标,促进学生能力的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资源整合与校企合作,通过引厂入校,引项目入校,引技术入校,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评价实现了多元化和严标准,采取知识、素质、技能多方考核,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思考,将学习与工作过程合二为一,让学习环境变成了师生成长的乐园。 四、社团制育人模式,促进了学生成功成才
社团建设是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生相比,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境况更为复杂。他们与大学生一样有追求成功的心理,但现实中他们往往备受打击,要唤醒中职生的心灵,使他们快乐成长,社团育人模式很有效果。所以,中职校社团建设更为必要,形式也应多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镇江市教育局将社团建设的育人模式作为考量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求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组织学生社团。镇江市中职校学生社团大致分为四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学科探究类、科技创新类。这些社团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因势利导可发挥学生的长处,使兴趣变成特长;能弥补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使他们轻松前行在学习进程中。二是可打破年级、系(部)界限,使得志趣相投的同学间以长带幼、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交流交往更为广泛深入,视野和胸襟随之宽广。三是可激发学生的最大潜力,组织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科技创新类的学习研究社团,鼓励他们发挥潜能,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组织喜爱生活型的同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创业创新,有所成功。经过多年努力,镇江市各职业学校构建了一套高效、灵活的社团动态管理体系,培养了一批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社团骨干,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执行能力。
(责任编辑:章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