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设计 - 模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四、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听读的同学思考:峨眉山上的路是怎样的?

“两尺见方的石板”山路的窄; “像一架天梯竖在前面……的陡坡上。”山高、陡、险。 2.继续设问:这样又高、又窄、又陡、又险的山路是怎样铺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作业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了解峨眉山的铺路人是怎样铺路的。 2.认识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教学重点、难点

从字里行间了解峨眉山路的特点和这些路是怎样铺成的。理解铺路人是真正的英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山路的高、窄、陡、险。 二、理解课文2-6自然段 1.明确学习目标:

(1)峨眉山上的路是怎样铺成的?

(2)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2.根据目标自读课文2-6自然段 (“我”看见几个铺路人背石板上山,多辛苦啊!“我”了解到铺路人不光背石板上山铺路,他们还要自己开山取石,凿成石板,从十多里外背过来,再背上山去铺路,多么不容易啊!……)

3.师:游人平时空手爬山路还觉得吃力,那些铺路人竟然身背重物爬“天梯”,真不可思议!大家想不想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好,下面我们就人人当记者进行现场模拟采访。 记者:请问老伯,您多大年纪了? 铺路人:今年五十八岁啦。

记者:这么大年纪,你干这行多少年了? 铺路人:大约四十年了。

记者:真了不起!您背的石板有多重? 铺路人:差不多有五六十斤吧!

记者:背这么重的石板走这么陡的路,感觉怎样? 铺路人:很累。

记者:既然这么累,为什么还坚持着,一干就是四十年呢?

铺路人:说实话,游人需要路。没有路,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当游人踩着我们铺的路上山,有说有笑的时候,我们累也高兴啊!

记者:你们的辛苦,都是为了游人,我代表游人谢谢您。

4.过渡:师:多好的铺路人啊!他们用自己的辛劳来换取游人的欢乐,感到很满足、很快慰。此时,你面对他们想说些什么? ①发自内心地对铺路人说一句话。

(我敬佩您!您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我。您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②从文中找出作者发自内心的话,读一读,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两个特殊自然段:1、“铺路?”仅两个字,单独作为一个自然段,意在强调作者当时惊讶、感动、赞叹的复杂心境。2、“他们是给峨眉山铺路的人啊!”这句话单独作为一个自然段,其目的在于强调作者当时那种肃然起敬、由衷赞叹和似乎要让所有人都知晓的那种难言的激动。) 体会数量词的妙用。

(本文数量词多达14处,如“一块块”“一块一块”“一块”“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读时要让学生品味不同结构的数量词,表达的意思不同,从而体会作者遣词用语的准确性。)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1.自由读课文,从内容体会思想。 2.班内交流。

(体会铺路人不怕艰难、不怕辛苦、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 3.师小结:

铺路人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然而,当游人沿着石板的阶梯,一边登山一边欣赏沿途的秀丽风光时,又有谁会想到那些默默无闻的铺路人呢?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同样是在赞美那些默默的为人们做出贡献的人。教学设计以设问导入,这样会比较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第一课时里,教师以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为主。在第二课时里,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记者采访”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分别扮演记者和铺路的老人,通过学生的互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一环节不仅搞活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很好地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在对课文情感的把握上不是抽象.教案示例二 6 峨眉道上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正确读写“平坦、所谓、阶梯、葱茏、游览、机械、愧疚、辛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了解峨眉山上铺路人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精神,培养尊重普通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感觉过爬山的辛苦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峨眉道上》(板书)讲的就是著名作家玛拉沁夫在登峨眉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检查预习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愧疚、葱茏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我”在游峨眉山的途中看到、听到和想到的。)

语文教案-峨眉道上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3个生字。

2. 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山行》。

3.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像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想像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学习《望庐山瀑布》。 1. 导入新课。 2. 读诗。 (1)试读。 (2)同桌互读。 (3) 师生共同读。 2. 理解。

(1)粗通诗意。

同学们有哪些词句读不懂?

(2)说说诗的大意。先同桌互说,再汇报说。 3. 背诵。 (1)试背。

(2) 汇报背诵结果。 二、 学习《山行》。 1. 导入新课。 2. 试读古诗。

自由轻声读、指名轮读、分小组齐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3. 理解诗句。

(1)四人小组讨论,解决重、难点词句。

学生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各组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2) 粗通诗意。

试着把每行诗的意思说一说,先自由试说,再指名说。

4. 练习背诵《山行》。 三、 指导感情朗读。 1. 展开想像。

你看到诗中如画的景色,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 再读这两首诗。

各小组,小组成员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美,读得最陶醉,读得最有滋味。 3. 比较阅读。

看看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与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同学们还记得诗的题目、作者以及诗的内容吗? 2. 《望庐山瀑布》和《山行》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板书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自学与合作学习。

1. 按“读、思、背”的顺序和方法,先尝试自学。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设计 - 模板

四、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听读的同学思考:峨眉山上的路是怎样的?“两尺见方的石板”山路的窄;“像一架天梯竖在前面……的陡坡上。”山高、陡、险。2.继续设问:这样又高、又窄、又陡、又险的山路是怎样铺成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五、作业1.熟练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4lm919tm92mdyx423a46cyp27lzc201bo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