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语文 劝学金牌学案 鲁人版必修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劝学金牌学案

【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作 家 人。早年曾游学于齐,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因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晚年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作 品 的美称,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提倡性恶论。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成 就 出人定胜天的思想。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写作背景】

荀子五十岁游齐,曾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祭酒是学宫的最高长官。三为祭酒可见其主持稷下学宫时间之长。稷下学宫是齐国 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苟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篇》。《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文中反复说明学习的 重要性及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强调学习是人们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完善自我,使自己超越前人,以成赫赫之功。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认识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目标导航

目标一:文言基础知识积累 1、 仿照例子,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语句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假字 “輮”通“煣” 释义 用活熨木使弯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答案:(2)“又”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3)“知”通“智”,智慧。(4)“生”通“性”,资质,禀赋。

2、填空: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忽然封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1)绝 以为妙绝( ) .佛印绝类弥勒( )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

(2)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

(3)假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4)闻

不能称前时之闻(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5)一

用心一也( ) .

答案:(1)终止;与世隔绝;到了极点;非常;横渡。(2)有力的弓;强健;有余;勉强。(3)借助;假装。(4)听到;声誉。(5)数词,一;专一。 3、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分析其古义和今义。

语句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声非加疾也 (3)假舆马者 (4)金就砺则利 (5)蚓无爪牙之利 (6)用心一也 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答案:⑴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⑵疾; 古义:强;今义:疾病,快。

⑶假;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 ⑷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子。

⑸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⑹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4、 分析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用心 爱心 专心

2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⑷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⑸其曲中规

⑹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⑻故木受绳则直

答案:⑴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⑵日:名作状,每天;⑶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⑷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⑸曲:形作名,曲度,弧度;⑹高:形作名,高处;⑺直:形作动,变直。 学海拾贝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类别 动词的使动用法 例句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分析解说 动词“生”不是主语“君”直接发出的,而是宾语“之”直接发出的,含有“君使之生”的意思。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后,是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这种现象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固国”是使国家强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成阳者王(wàng)之。“王之”的“王”本是名词,(《史记·项羽本记》) 在这里是活用为动词,后面还带有代词宾语“之”,意思是“使之成为王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甚异之”是认为非常奇怪; 若毒之乎?(《捕蛇者“毒之”是认为它痛苦;“ 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宾客其父”是以其父为客。 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福”是“赐福”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可译为“像……那样”。“犬坐”译为“像犬一样坐”。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将下列各句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⑤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1)属于判断句的有 ; (2)属于状语后置句的有 ; (3)属于定语后置句的有 。 答案:(1)①③⑤④;(2)①⑤;(3)②。 目标二: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的句子 6、 翻译下列句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答案: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答案: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答案: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目标三:分析文章的思路及结构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目标四:赏析本文的论证艺术 8、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你能具体分析一下本文比喻论证的手法吗?

答案: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具体分析如下:

(1)比喻的形式多种多样。①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②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

(2)设喻方式灵活多样。①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②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③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④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写法迁移】

1.精彩回放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技法点拨

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

3活学活用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0-2011”最受瞩目奖项“终身成就奖”

用心 爱心 专心

5

高中语文 劝学金牌学案 鲁人版必修1

劝学金牌学案【作者介绍】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作家人。早年曾游学于齐,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因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晚年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4gzm6kn0f3jk4h7sglc72h8v7sa2300vg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